如何減少頭頸癌患者的併發症?JAMA發佈新指南

頭頸癌全稱為頭頸部惡性腫瘤,包括口腔癌、鼻咽癌喉癌等惡性腫瘤疾病。據中國抗癌協會統計,2021年中國新確診頭頸癌患者約14.8萬例,因頭頸癌死亡的病例近7.8萬例,且呈增長趨勢。

目前,臨床上70%~80%的頭頸癌患者確診時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經過傳統的綜合治療後仍較易複發和轉移,且容易出現語言障礙、吞咽障礙等併發症。因此,如何減少頭頸癌併發症並使患者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是近兩年頭頸癌領域臨床研究的熱點。本文分享一篇發表在JAMA上的名為「頭頸癌倖存者的護理建議」的指南共識,以供臨床參考。

參考文獻

一、必須進行戒煙和戒酒諮詢(證據等級:ⅠA)

近年來,雖然頭頸癌中的鱗狀細胞癌的流行病學有所改變,超過70%的鱗狀細胞癌病例與人乳頭瘤病毒相關,而與煙草和酒精相關的鱗狀細胞癌相對減少。同時,有證據表明,即使在抗病毒治療控制人乳頭瘤病毒的情況下,吸煙也是增加頭頸癌患者病死率的危險因素。但據臨床統計,仍有50%以上的頭頸癌患者是吸煙者,且在確診後繼續吸煙。

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1/3的患者每天飲酒超過3杯,也容易增加頭頸癌複發、抑鬱以及其他藥物抗藥性的風險

因此,該指南指出頭頸癌患者必須進行戒煙、戒酒諮詢,並評估戒斷方案,配合醫生戒煙、戒酒。

二、定期使用有效的檢查手段,評估抑鬱和/或焦慮障礙(證據等級:ⅠA)

頭頸癌患者在診斷、治療以及預後等過程中所承受的精神壓力較大,有研究顯示,頭頸癌患者的精神壓力相比於其他癌症患者更大,且自殺率是其他癌症患者的2倍,並呈增加趨勢。

此外,由於癌痛,迫使患者長期依賴阿片類止痛藥物,進而導致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加之患者有吞咽困難、牙齒脫落、局部淋巴結腫大等癥狀,也可能對其生活質量和自我形象產生負面影響。

鑒於此,本指南強烈建議使用NCCN心理痛苦溫度計、患者健康問卷等檢查手段,定期評估頭頸癌患者的精神狀態,是否存在抑鬱、焦慮障礙。同時,推薦患者聯合言語治療、口腔治療、物理治療,並密切隨訪(證據等級分別為ⅡA、ⅠB和ⅡA)。

三、每6~12個月評估甲狀腺功能,特別是既往有頸部放療史的患者(證據等級:ⅡA)

在頭頸癌的治療手段中放療必不可少。但由於不良反應,1/3~1/2的放療患者會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癥狀。因此,建議定期檢查促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來評估甲狀腺功能,並及時補充甲狀腺激素,以預防或控制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發生。

此外,對於既往接受過廣泛頸部手術、存在甲狀腺功能減退風險的頭頸癌患者,也應進行篩查。

四、有吸煙史的患者需定期進行胸部CT檢查(證據等級:ⅡA)

一項美國肺癌篩檢研究結果顯示,有頭頸癌病史的重度吸煙者肺癌發病率明顯高於無頭頸癌病史的吸煙者(2080vs.609,絕對危險度降低率為2.54,95%CI 1.63~3.95)。同時,頭頸癌患者在治療前後,吸煙也會增加原發性肺癌的發生風險。

因此,頭頸癌患者除積極戒煙外,還應定期進行胸部CT檢查,以便觀察肺部是否發生結節、腫瘤等疾病,及早進行手術切除,降低頭頸癌轉移性肺癌或原發性肺癌的發生風險。

五、總結

1.必須進行戒煙和戒酒諮詢(證據等級:ⅠA)。

2.定期使用有效的檢查手段,評估抑鬱和/或焦慮障礙(證據等級:ⅠA)。

3.每6~12個月評估甲狀腺功能,特別是既往有頸部放療史的患者(證據等級:ⅡA)。

4.有吸煙史的患者需定期進行胸部CT檢查(證據等級:ⅡA)。

參考文獻

[1]Samuel Auger,Andrew Davis,Ari J.Rosenberg.Recommendations for Care of Survivor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J].JAMA,2022.

[2]中國抗癌協會.《中國惡性腫瘤學科發展報告(2021)》——頭頸腫瘤研究進展篇[EB/OL]http://www.caca.org.cn/system/2022/08/05/030019815.shtml,2022-8-15

翻譯:馮熙雯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