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那麼普遍,為什麼很少有人能治好?

雖說鼻竇炎比較常見,但想徹底解決問題,還得知道這病症的來龍去脈。

「鼻竇炎」,中醫看來屬於中鼻淵。古代醫學古籍《素問》記載:「膽移熱於腦......鼻淵者,濁涕下不止」。明清醫家多走膽熱論證,明清以後則多認為鼻竇炎,由外感邪氣,導致脾胃損傷。

下面給你講一個例子,一個鼻竇炎患者找到了我。

鼻炎差不多有8年了,之前也看過西醫,中藥也喝過,但好像都沒多大作用。

平時流鼻涕都是黃膿狀的,鼻塞,鼻子很酸,鼻子裏面總是有一股子腥臭味,還經常頭痛。

刻診見舌質紅,舌苔薄白。

詳細了解完這些癥狀之後,辯證之後用藥:柴胡、黃芩、葛根法半夏党參、生薑、甘草、大棗。(因人而異,需辯證配伍,不能盲目使用)

用藥一個月後,反饋說,原先頭痛的癥狀明顯消減不少。鼻子開始通氣了,鼻子也不怎麼發酸了,就是鼻涕還是有一些。

由於鼻竇炎這麼多年了,根深蒂固,調理起來就需要時間和耐心。

此次調理,是如何辯證的呢?

歸根結底,主要原因在於——肝鬱

就拿這些癥狀來說,舌紅,脾氣鬱怒、焦慮。屬於典型的肝鬱化火

舌紅,主熱,有火。可能就有人想問了,「肝鬱化火跟鼻竇炎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二者,緊密聯繫。鼻乃肺腑之門戶,肺氣正常的宣降受到影響,自然鼻竅就難以通暢。「肺屬金,肝屬木,金克木。」中醫看來,當機體處於肝鬱化火的情況下,肝木必定反克肺金,此為木侮金。

肺氣宣降失衡,熱邪直逼肺腑。鼻作為肺的門戶角色,必然離不開這影響。

這樣一來,像黃膿鼻涕、鼻塞和頭痛等等諸多 鼻竇炎癥狀全來了。因而,調理的核心還是在於「疏肝+解郁」。

這樣一來標本兼顧,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畢竟不管是哪種鼻炎,最大的問題,還是反反覆復。緊抓病灶,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