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出血,是熱邪入絡,灼傷血脈,中醫送你兩味葯,清熱涼血

說起痔瘡,治療時的疼痛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有些人由於懼怕疼痛,拒絕治療,結果一拖再拖,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


痔瘡有四個時期:


第一期內痔,沒有痛感(有痔不在年高);

第二期:用力則出,但能自行回縮(痔在必得);

第三期:癥狀發展,突出的痔核不能自行回縮(壯痔凌雲);

第四期:痔核突出,無法複位,始終脫垂(神痔不清)。

大部分中醫認為痔瘡是腸道濕熱導致的,熱邪入絡,灼傷血脈,在加上大便乾結,這就很容易造成痔瘡出血的癥狀。因此在治療上也多用清熱涼血的中藥治療。

對於濕熱下注、淤阻肛門出血的痔瘡,中醫送你兩味葯,清熱涼血,療效顯著。

一味仙鶴草


仙鶴草性味苦澀,歸心、肝經。有止血健胃,治咯、吐、尿、便血,崩漏帶下,勞傷脫力、癰腫、跌打創傷等多種功效。


仙鶴草是止血良藥,可用於各種出血病症,療效平穩而迅速。一葯多功,即止痢疾,又補虛扶正,並非單純的收澀之葯。因此,此藥用於治療痔瘡,能夠起到很好的收斂止血的功效。

一味槐花



槐花性味苦,微寒,歸肝、大腸經。《本經逢原》中有云:槐花苦涼,陽明、厥陰血分葯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腫痛皆用之。



槐花涼血止血,善於清大腸之火,對於大腸火熱所造成的出血癥狀,如痔瘡、便血、肛裂等疾病,有着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

仙鶴草收澀止血,槐花涼血清熱。二葯配伍,相須為用,可達清熱、涼血、止血之功效。



注意:並非所有痔瘡患者都適用此二味葯,如果出血顏色淡,伴隨痔殼脫落,則需考慮到脾虛氣弱,所以用藥更應注重健脾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