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2025年05月16日16:30:25 健康 3884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體檢報告上「肝囊腫」三個字,總讓人心頭一緊:這是腫瘤嗎?會癌變嗎?要不要手術?其實,肝囊腫就像肝臟上的「水泡」,90%以上是良性的,但若忽視它的存在,也可能從「小透明」演變成「大麻煩」。

肝囊腫是什麼?

肝囊腫是肝臟內充滿液體的囊性包塊,簡單說就是肝臟上長了個「水泡」。它可以單發,也可多發,大小從幾毫米到幾十厘米不等。

1. 發病率:約5%的成年人有肝囊腫,多見於40歲以上人群,女性略多於男性。

2. 分類:單純性肝囊腫:最常見,佔80%-90%,多為單發,生長緩慢,幾乎不癌變。

3. 多囊肝:遺傳性疾病,常伴多囊腎,肝臟布滿大小不等的囊腫。

4. 複雜性肝囊腫:包括寄生蟲性(如肝包蟲病)、腫瘤性囊腫,需警惕癌變風險。

肝囊腫從哪兒來?

1. 先天因素:多數單純性肝囊腫是先天發育異常,胚胎期膽管發育障礙導致。

2. 後天因素:炎症、創傷、寄生蟲感染(如肝包蟲病)可能誘發囊腫形成。

3. 多囊肝:與基因突變有關,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有50%概率遺傳。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肝囊腫的癥狀

1. 大部分肝囊腫是「沉默的鄰居」

無癥狀:直徑<5cm的囊腫通常無感覺,多在體檢時偶然發現。

案例:45歲的李先生,單位體檢發現肝臟有個3cm的囊腫,本人毫無不適,醫生建議定期複查。

2. 囊腫變大後的「報警信號」

當囊腫直徑>5cm,或壓迫周圍組織時,可能出現:

腹脹:囊腫佔據腹腔空間,進食後明顯。

腹痛:右上腹隱痛或鈍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

黃疸:囊腫壓迫膽管,導致皮膚、鞏膜發黃。

噁心嘔吐:囊腫壓迫胃腸道,影響消化功能。

發熱:複雜囊腫合併感染時,可出現發熱、寒戰。

3. 多囊肝的「全身警報」

腹部膨隆:肝臟腫大如孕足月,腹部可見靜脈曲張。

腎功能損害:多囊肝常伴多囊腎,逐漸出現血尿、高血壓、腎功能衰竭。

心血管異常:部分患者合併心臟瓣膜病變。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如何發現肝囊腫?體檢是關鍵!

肝囊腫的診斷主要依賴影像學檢查,尤其是b超和ct/mri:

1. b超檢查:這是最常用、最經濟的篩查方法,可清晰顯示囊腫的大小、位置和數量。對於直徑1厘米以上的囊腫,b超的檢出率高達98%。

2. ct或mri:對於複雜或巨大囊腫,ct或mri能更準確地評估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有助於鑒別診斷。

3. 血液檢查:雖然肝囊腫本身不會導致肝功能異常,但血液檢查(如甲胎蛋白檢測)可用於排除其他肝臟疾病。

需要強調的是,體檢是發現肝囊腫的「第一道防線」。許多患者正是在常規體檢中偶然發現這一問題,從而及時採取干預措施。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肝囊腫需要治療嗎?答案因人而異!

對於肝囊腫的治療,醫學界的共識是:「小囊腫觀察,大囊腫干預」。

1. 無癥狀的小囊腫(<5厘米)

這類囊腫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療,只需定期隨訪即可。建議每年進行一次b超檢查,監測囊腫的變化情況。

2. 有癥狀的大囊腫(≥5厘米)

當囊腫壓迫周圍器官或引起明顯癥狀時,需考慮治療。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

囊腫穿刺抽液術:在超聲或ct引導下,將囊液抽出以緩解壓迫癥狀。但缺點是囊腫可能複發。

囊腫開窗術:通過腹腔鏡手術將囊腫頂部打開,使囊液流入腹腔吸收,適用於較大囊腫。

囊腫引流術:針對合併感染或出血的囊腫,需放置引流管控制病情。

肝部分切除術或肝移植:對於罕見的多發性囊腫或嚴重併發症患者,可能需要更激進的手術治療。

得了肝囊腫,90%以上是良性的,出現3類癥狀,及時就醫 - 天天要聞

預防肝囊腫:從生活方式入手

雖然肝囊腫的形成與先天因素密切相關,但後天的健康管理同樣重要。以下建議能有效降低肝囊腫的風險或延緩其進展:

1. 保持健康體重

肥胖是肝臟疾病的「元兇」,包括脂肪肝、肝硬化等。控制體重不僅能減少脂肪堆積,還能降低肝囊腫的發生幾率。建議通過合理飲食和適度運動,將bmi(身體質量指數)控制在18.5-24之間。

2. 規律作息,遠離熬夜

長期熬夜會擾亂內分泌系統,增加肝臟負擔。研究顯示,規律作息的人群肝病發生率顯著低於熬夜者。因此,建議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凌晨1點後入睡。

3. 清淡飲食,戒煙限酒

高脂、高糖、辛辣刺激性食物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而酒精更是肝臟的「頭號殺手」。日常飲食應以蔬菜、水果、全穀物為主,減少紅肉和加工食品的攝入。

4. 適度運動,促進代謝

運動不僅能幫助控制體重,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肝臟的自我修復能力。建議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單車。

5.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干預

對於有家族史或高風險人群(如牧區居民、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者),應定期進行肝臟b超檢查。早期發現肝囊腫,能避免病情惡化。

肝囊腫並非洪水猛獸,大多數情況下它只是肝臟中的一個「安靜的旁觀者」。通過科學的健康管理、定期體檢和及時干預,我們可以與它「和平共處」,甚至將其潛在風險降到最低。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拒絕「尾骨痛」你可這樣做 - 天天要聞

拒絕「尾骨痛」你可這樣做

【來源:西安體育】 久坐族們 是不是常常在起身時 感覺尾椎處傳來一陣隱痛 或者坐下、起身的瞬間 尾骨尖彷彿被「狠狠揪了一下」 這就是尾骨痛在作祟! 今天,就讓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體育醫院專家聊聊尾骨痛,以及如何有效應對 尾骨痛為何找上門 尾骨痛是一種臨床的常見癥狀,常因保持坐姿太久或從坐位到起立時感到尾...
心理學的力量:走出強迫思維需要三個步驟 - 天天要聞

心理學的力量:走出強迫思維需要三個步驟

文|袁淑秀強迫思維,這個如同幽靈般盤踞在我們意識深處的「不速之客」,常常與焦慮和抑鬱結伴而來,將我們的心靈拖入反覆糾纏的旋渦。它像一個內置的、永不疲倦的「復讀機」,將那些令人不安的念頭、畫面或衝動,一遍遍在我們的腦海中播放,消耗着我們寶貴的
預告|助殘在行動 醫患同心創康復之路 - 天天要聞

預告|助殘在行動 醫患同心創康復之路

每年的五月,是全國助殘日與上海助殘周的重要時刻。全國助殘日自1991年起設立,旨在喚起全社會對殘疾人事業的關注與支持,倡導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社會風尚。今年,第35次全國助殘日(5月18日)與第26次上海助殘周(5月12日-18日)如約而至,同濟大學附屬養志康復醫院積極響應號召,以「共享生活之美,共創未來...
2025版北京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佈,覆蓋86家醫院 - 天天要聞

2025版北京市腦卒中急救地圖發佈,覆蓋86家醫院

北京市在腦卒中診療體系建設及急救能力提升方面持續發力。市腦卒中診療質控中心15日介紹,目前,北京已建成70家卒中中心,覆蓋全部16個區。2025版北京市腦卒中急救地圖同日發佈,覆蓋全市86家具備急性腦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市腦卒中診療質控中心介紹,去年,本市具備急性腦卒中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共完成急性缺血性腦卒中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