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個中老年人身上,都藏着一幅「骨折地圖」。因為骨量流失、骨密度下降,中老年人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和跌倒,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傷筋動骨一百天」。
3月19日,高明區老年骨折診療中心在區中醫院舉行揭牌儀式,為高明區老年人健康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骨科專家提醒,如果不幸跌倒或骨質疏鬆導致骨折,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千萬不能因忌諱手術而延誤治療。
專科中心助力老年骨折康復
9日前,84歲的謝叔不慎摔倒,導致左股骨粗隆間骨折,被送至高明區中醫院接受治療。依託區中醫院開通老年骨折綠色通道,謝叔已經在48小時內完成了手術。「高明區老年骨折診療中心成立後,對老年骨折患者治療方便了很多。」在病房裡照顧謝叔的吳女士說。

區中醫院副院長、主任中醫師胡永波正在查看患者情況。高明融媒記者陳嘉懿攝
對於高齡患者而言,骨折治療充滿了挑戰。「據不完全統計,全區65歲以上老年病人佔到10%以上,所以老年人的骨折治療需求量比較大。」高明區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鄧聰表示,老人的身體機能大幅衰退,骨質脆弱,手術難度和風險極高。其次,老人伴有多種基礎疾病,無疑增加了麻醉和手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此外,術後的康復護理也是一大難題,老人的恢復能力較弱,容易出現併發症。
「成立骨折診療中心,主要目的是集中醫院多學科去處理老年人骨折問題,24小時內可以完成檢查和會診,48小時內完成手術。」區中醫院副院長、主任中醫師胡永波說,48小時內完成從接診到手術,這大大減少了老人併發症的發生,老人的生活質量也有明顯提升。
骨質疏鬆老年人容易骨折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骨折?胡永波表示,老年人跌倒或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往往被稱之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一旦骨折發生後,很多老年患者無法接受創傷較大的外科手術。而造成這種骨折的原因往往是暴力傷,所以預防老年人跌倒十分重要,監測骨質情況也十分重要。
想要避免這一現象,那麼骨質疏鬆的預防就尤為重要,尤其是對於一些40歲以上的人群,應注意定期監測骨密度,如果出現了抽筋或者全身性的骨痛,應及時到醫院進行骨密度的檢查,如有骨質疏鬆或者骨量低下應及早開始干預。
胡永波建議,老年人在預防跌倒的同時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補鈣,預防骨質疏鬆,包括:合理膳食,適當進食蝦皮、牛奶、雞蛋等含鈣高的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補鈣;適當運動,保證每周3次以上有氧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左右,以快走、太極拳等為主;常曬太陽,曬太陽能促進維生素D3的合成,從而促進鈣的吸收。
「如果不幸跌倒導致骨折,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千萬不能因忌諱手術而延誤治療。」胡永波表示,區中醫院整合骨科、康復科等多學科資源,成立了老年骨折診療中心,目的是通過優化服務流程、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
4種方法可預防骨折發生
骨折的情況在老年人群當中尤為高發,嚴重影響着他們的身體健康,那麼要怎樣有效預防骨折的發生呢?
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比如慢跑,太極拳等等,但應避免如球類,快跑等危險性較大、對抗性較強的運動,但是要注意的是雨雪天或地面潮濕時應減少戶外活動。
多吃一些奶製品,魚、蝦、蟹、肉類、禽蛋,豆類、豆製品、乾果類等富含鈣元素的食物。這樣可以有效預防骨質疏鬆,減少骨折的發生。
老年人的居住地方要保證安全,避免地面濕滑,傢具擺放混亂等跌倒隱患。
建議每年進行體檢,檢測骨質疏鬆的情況,對於已經患有骨質疏鬆的患者應該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骨質疏鬆的藥物,糾正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小貼士:
骨折後應該怎樣處理?
骨折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意外傷害,市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識,以免因處置不當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1.立刻撥打急救電話。
2.不要急於搬動病人,以免造成二次傷害。
3.開放性骨折或發生出血時,應馬上進行止血、消毒和包紮,避免病菌侵入骨髓引起骨髓炎。
4.用夾板或樹枝、木棍等物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厚紙板、雜誌等也可以利用,並用棉花或布料等柔軟物品墊在中間,防止硬物觸碰受傷部位。
5.頸、脊椎或腰部骨折,要讓傷者躺在木板上,再在其頸部或其他受傷部位用軟布或毛巾綁紮保護好傷部。
文、圖/高明融媒記者陳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