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2025年03月02日19:22:04 健康 1566

在這個日益追求「快餐式」生活的時代,傳統中醫似乎早已被很多人遺忘。再往深了說,老祖宗的智慧,連同那些承載着百年歷史的藥方,也開始在現代化的浪潮中顯得有些「過時」了。可是,偏偏有一位61歲的非遺傳承人,急得「拍桌子」了——他就是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當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宋兆普這位「怒髮衝冠」的中醫外科傳人,帶着一籮筐的「救命藥丸子」走進了京城,憤怒地提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議案。他緊急呼籲:如果再不給民間中醫的這些「古方藥丸」加個「法律保護傘」,中醫就要斷根了!這麼一番話,說得那叫一個鏗鏘有力,讓整個兩會會場都「嘩」地一陣靜默。

「不做藥丸,就違法了!」 宋兆普的這句話,簡直讓人驚掉下巴。你沒聽錯,不是「不做大生意」,也不是「不做高風險投資」,而是做一個救命藥丸竟然會被罰款三萬!為了這場突如其來的「生死抗爭」,宋兆普這一位已經年過花甲的老人家,真是心急如焚。他生氣得用力拍桌子,彷彿要把沉重的責任給拍得碎片四濺。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讓人更驚訝的是,宋家中醫外科傳了六代,眼看着這些傳統藥方一個個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宋兆普心急如焚,恨不得把這些傳統精髓拯救回來。這可是事關「老百姓的健康」啊!比如,宋家傳統的接骨膏,三副葯就能為病人省下兩萬塊的手術費,可就是因為沒有「藥品批號」,所以這幾副葯只能偷偷在村裡使用,難以進入正規的市場。

傳統藥方的背後,那些急需法律「庇護」的老中醫

「藥丸子」作為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傳統治療方式,擁有着幾千年的歷史沉澱。然而,隨着現代醫療體系的逐漸完善,很多人開始以為中醫已經成為了「過氣的明星」,古方藥丸也隨之被邊緣化。更有一些年輕人,根本不願意繼承父輩的醫術——你想做藥丸?不行!得有證書!否則,怕是違法的。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在一些地方,古法炮製的中醫藥技藝的繼承者,已經不到2000人了。尤其在河南某縣,曾經有87種古方膏丹,十年之間,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蹤。這些古老的技藝,如果沒有保護和傳承,真的可能會逐漸成為「歷史的遺物」。而更令我們憂心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了做外賣員,而不是接手這些令人心疼的「藥丸子」。

為什麼不願意學呢?宋兆普把原因一一列舉:藥丸子做不好,容易出錯,還可能被罰款。每一顆藥丸子,背後都可能藏着法律的「重鎚」。這樣一來,誰還敢冒這個風險呢?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而且,宋兆普指出,現代製藥企業對中藥的處理方式,已經完全脫離了傳統的炮製方法。為了追求利潤,許多葯企「玩」起了包裝上的小花招,甚至將一些沒有經過正當炮製的藥材推上市場,價格翻了好幾倍。老百姓的健康豈能如此「拿捏」?這一點,宋兆普心中的不滿已經積壓得太久。

所以,宋兆普提出了三條解決「藥方危機」的「藥方」:

發放「特別行醫證」,讓那些有經驗的老中醫能夠繼續合法行醫;

經典驗方免臨床審批,讓那些經過千百年驗證有效的藥方不必再經過繁瑣的審批程序;

建立國家級膏丹數據庫,讓這些珍貴的藥方能夠有一個系統化的存檔和保護。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這三條「藥方」,一字一句都透露出一種緊迫感,宋兆普的決心可見一斑。他不僅是在為自己家族的「藥丸子」爭取生存空間,更是在為全國千千萬萬的老百姓爭取健康的保障。

這不僅是「守舊」,而是「守健康」的責任

說實話,宋兆普這一番激動的發聲,不僅僅是為了某個「藥方」的利益。實際上,他是在守護我們的健康寶貴財富——那些歷經時間沉澱的經典藥方,它們承載了幾千年的醫學智慧,給無數人帶來過健康的希望。如果說我們不加以保護,最終讓它們消失得無影無蹤,那才是真正的「失去」。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難道我們要等到疫情發生,大家都爭相拿起中藥清肺排毒湯的時候,才開始意識到中醫的價值嗎?事實上,早在疫情期間,許多中醫藥就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這些藥方,恰恰是由那些有着深厚經驗的老中醫們傳承下來的。只不過,我們早該意識到,保護這些藥方,早已是對老百姓健康的「責任擔當」。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不只如此,日本搶注了漢方專利,韓國把「牛黃清心丸」當作國禮贈送外交官,然而我們中國,反而在自己的傳統藥方上喪失了足夠的保護。我們不僅要對這些古方藥丸「加油加油」——還要為它們撐起一把法律的「保護傘」。

行動起來,為中醫藥撐腰!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自己也該行動起來了呢?支持宋兆普代表的提議,我們不僅僅是在為一些藥方發聲,更是在為老百姓的健康發聲。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夠繼續承載和傳承這一寶貴的智慧,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而你家有老中醫嗎?你又是否曾經在自己的生活中接觸過傳統藥方呢?留言告訴我,來分享你對這一議題的看法吧!讓我們共同期待這個曾經輝煌的傳統醫術,能夠在法律的庇護下再度復興,帶給我們更多的福祉。

保護傳統藥方,不是守舊,而是守護我們最寶貴的健康財富。你認為宋兆普的提案會得到採納嗎?你家有沒有那種「藥丸子」的老中醫,歡迎留言討論!

必須傳承下去!全國人大代表宋兆普扛着一籮筐「救命藥丸子」進京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切除子宮12年後,她被確診為宮頸癌中期!醫生:保留了子宮頸 - 天天要聞

切除子宮12年後,她被確診為宮頸癌中期!醫生:保留了子宮頸

「醫生,我十幾年前就切除子宮了,怎麼還會得宮頸癌?」在福建省婦幼保健院的診室里,62歲的劉阿姨攥着檢查報告單的手微微發抖,臉上寫滿了困惑。半年前,劉阿姨發現陰道內總是莫名滲出液體,想着自己早就把子宮切除了,便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直到近日癥狀加重,她才在家人催促下就醫,最終被確診為宮頸癌中期。接診的福建省...
家門口的守護,終結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華醫院消化內科新技術精準診療惠民生 - 天天要聞

家門口的守護,終結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華醫院消化內科新技術精準診療惠民生

【來源:衡陽新聞網_熱點關注】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管思淇報道 「不用跑長沙就能做這麼專業的檢查,真是解決了大難題!」近日,被反酸、燒心癥狀折磨兩個月的謝先生在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消化內科通過先進的消化道動力檢測系統明確病因並完成治療。出院時,他感慨長期的病痛終於得到了緩解。 △患者為胡楊主任團隊送來錦...
頭髮變中藥?老祖宗的智慧絕了!揭秘血餘炭的治病妙用 - 天天要聞

頭髮變中藥?老祖宗的智慧絕了!揭秘血餘炭的治病妙用

生活中你可能聽過「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但你知道嗎?連掉下來的頭髮都能變廢為寶!今天咱們要聊的這個中藥材,名字聽起來怪嚇人的——血餘炭。別慌,它其實就是咱們的頭髮經過特殊加工後的產物。老祖宗用這玩意兒治病救人上千年,效果還特別神奇,快跟我
醫生論文中出現多位男性婦科病患者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回應 - 天天要聞

醫生論文中出現多位男性婦科病患者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回應

央廣網福州5月7日消息(記者張子劍)5月7日,針對網友反映的「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兩位婦科醫生論文中出現多位男性婦科病患者」一事,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發佈「情況說明」。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情況說明」(截圖來源: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網站)福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