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2025年02月25日17:33:09 健康 1775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關節炎,這個讓人一想到就渾身不舒服的病,似乎成了許多中老年人的「常客」。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有人說,這病就像是突然冒出來的鬼魂,毫無徵兆,動不動就找上門來,搞得人從頭到腳都不自在。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毫無準備地就得上了關節炎?

其實,關節炎並不是「突然發生」的,很多情況下,它是潛伏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壞習慣,積少成多,最終引爆了這個問題。想要逃避關節炎,光是「祈禱」是沒有用的,還得了解背後那些「罪魁禍首」。

現代人工作忙,生活節奏快,運動時間總是被壓縮到極限。

想想看,很多人每天坐在電腦前,窩在沙發里,晚上一躺下就是「滑手機」到深夜。久而久之,關節的「活力」漸漸被消磨,脆弱的關節開始出現摩擦,疼痛也悄然跟隨而來。

長期不活動,關節就像是沒有得到鍛煉的肌肉一樣,變得僵硬而沒有彈性。更糟的是,如果長期保持一個姿勢,身體的壓力都會集中到某個關節,像膝關節、脊柱等部位。

這樣一來,關節就很容易受損,疼痛逐步加劇。尤其是對於那些一坐坐幾個小時的人,關節的負擔往往大於其他人。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你可能聽過一句話:「坐久了,腰疼」,這不只是在說腰,其實關節炎也悄悄在身邊「潛伏」。

那怎麼破?每隔一段時間站起來活動活動,伸伸腰,轉轉肩膀,哪怕走個兩三分鐘的路,運動對關節的好處是明顯的。

運動不但能增強關節的靈活性,還能分散壓力,降低因久坐導致的關節損傷。

每當看到某些人因「太胖」而在街上走路費勁,大家是不是會搖頭感嘆:「這胖得太誇張了吧」?殊不知,肥胖不僅僅影響美觀,還會給關節帶來極大的負擔。

肥胖與關節炎之間的關係,其實比大家想像的要緊密得多。研究顯示,體重每增加1公斤,膝關節所承受的壓力就增加3倍!特別是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肥胖無疑是它們的「重災區」。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在體重超標的情況下,關節承擔的負擔更重,尤其是膝蓋,每一步走下去都會增加關節的磨損,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關節炎。更嚴重的是,脂肪過多還會引發身體內的炎症反應,導致關節軟骨退化。

如果想要保護關節,控制體重就變得至關重要。通過合理飲食、增加運動、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攝入,不但能減輕關節負擔,還能有效降低患上關節炎的風險。

如果說肥胖是關節炎的「隱形殺手」,那麼飲食習慣則是導致關節問題的「直接原因」。很多人平時嘴巴不好管,看到美食就難以抗拒。

尤其是那些吃高鹽、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對關節的損害更為嚴重。過多的鹽分會引起體內水腫,造成關節壓力增大。而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則會加劇體內炎症,進一步加重關節的負擔。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一些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還會讓體內的酸性物質增多,導致關節軟骨的退化。這時,關節就像是長期受酸性侵蝕的鋼鐵,最終出現破損,關節疼痛也就隨之而來。

那麼,如何通過飲食來防止關節炎?

首先,要多吃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魚、亞麻籽、核桃等。這些食物有抗炎作用,能夠減少關節的炎症反應。

其次,要盡量避免攝入過多的紅肉和油炸食品,代之以更健康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全麥食物等。此外,補充適量的鈣、維生素D和膠原蛋白,對於保持關節健康也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問題比較讓人無奈——遺傳。關節炎的確具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特別是一些類型的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等。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如果家族裡有直系親屬患有這些疾病,那麼就有可能會遺傳到下一代。雖然說遺傳不能完全決定你是否會得關節炎,但它的影響卻是無法忽視的。

如果知道家族裡有類似疾病的病史,可以提前注意生活中的保健,避免一些容易引發關節炎的誘因,比如說過度運動、飲食不當等。定期進行體檢,發現問題及早處理,也是減少風險的有效手段。

從關節的健康角度看,關節炎並不是「天降橫禍」。很多情況下,它是由於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過度肥胖、不合理飲食以及遺傳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所以,想要遠離關節炎,就得從日常生活入手,做好預防。適量運動、保持合適體重、良好的飲食習慣,再加上合理的保養,能夠大大降低關節炎的風險。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其實,生活中很多關節炎的患者,正是因為忽視了這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才逐步走到了疾病的邊緣。

所以,要想讓關節更健康,大家可得放下那些誘人的高熱量食物,別再抱着「吃不胖就好」的心態,儘早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保護好每一個關節。

那麼,如果一個人長期不注意自己的關節健康,吃得不對,運動不當,結果真的只能等着關節炎找上門嗎?

如果一個人長期忽視關節健康,習慣性吃不對、運動不當,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關節炎找上門。

你可能覺得自己暫時沒什麼不適,關節痛痛也就忍忍,沒啥大問題。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可問題是,關節炎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爆發的,它是日積月累的「累贅」,就像慢慢積攢的利息,等到利滾利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爆發」了。

所以,關節沒有立刻發作不代表它永遠不會有問題,很多時候關節炎就是悄無聲息地侵蝕,直到有一天突然讓你措手不及。

比如,平時久坐的上班族,他們的膝關節和腰椎早就默默地承受着壓力,沒出現明顯癥狀時,你可能覺得沒問題,但長時間的負擔會讓關節逐漸磨損,直到某個瞬間疼痛突然襲來。

再比如,長期缺乏運動的人,關節周圍的肌肉和軟組織沒有得到足夠的鍛煉,支持作用下降,關節的負擔增大,慢慢就可能發展成關節炎。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如果你想避免這種「時間炸彈」爆炸的時刻,早點重視關節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採取科學的飲食、合理的運動,才能把關節炎的「魔爪」遠遠推開。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王肖曉,蘇進益,蘇韓,等.老年膝骨關節炎患者膝關節感知覺受損癥狀調查及其影響因素[J].黑龍江醫學,2024,48(17):2136-2139.

關節炎不會無緣無故就患?醫生:患關節炎的人,或是因為這4原因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天府腫瘤大會|川腫實踐:張國楠教授詳解卵巢癌全程管理「六句箴言」 - 天天要聞

天府腫瘤大會|川腫實踐:張國楠教授詳解卵巢癌全程管理「六句箴言」

編者按:近年來,由於診療模式的改變,卵巢癌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均有了顯著延長。為了更好地開展臨床工作,四川省腫瘤醫院張國楠教授提出卵巢癌全程管理「六句箴言」:決策是方向,手術是基石,化療是關鍵,PARP抑製劑是希望,MDT是護航,全程管理是保障。4月25~27日在成都召開的第七屆天府腫瘤大會上,《腫...
看到山東霍護士「男人長子宮」的笑話,董小姐可以鬆口氣了 - 天天要聞

看到山東霍護士「男人長子宮」的笑話,董小姐可以鬆口氣了

文/桐城一派醫療界的瓜,吃不完,真的吃不完。董小姐的瓜還沒有吃完,南京和山東的瓜又熟了。據媒體報道,南京南泰中西醫結合醫院涉嫌違規提供輔助生殖服務。5月4日晚,秦淮區衛健委等相關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到場開展調查問詢、封存有關資料、查驗暫扣相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 天天要聞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夏天到了許多人愛「嗦粉」不過,「嗦粉」雖開心但你知道嗎?潮濕多雨和高溫的天氣河粉、米粉等濕粉容易被微生物污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01米酵菌酸的可怕之處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後產生的一種毒素。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26~28℃ 是該菌的最佳產毒溫度...
海南一地4人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海南一地4人被通報

近日,海南省定安縣紀委監委通報四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分別是:一、定安縣教育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波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等問題。2021年至2024年,王波直接或通過其家人多次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所送高檔白酒、香煙等禮品和禮金;先後多次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宴請費用由管理...
蘋果攜手哈佛揭秘女性健康研究,月經周期對運動時間影響微乎其微 - 天天要聞

蘋果攜手哈佛揭秘女性健康研究,月經周期對運動時間影響微乎其微

IT之家 5 月 6 日消息,蘋果公司攜手哈佛大學,公布了「Apple Women』s Health Study」最新研究報告,研究分析了超過 11 萬名參與者的 2200 萬次運動數據,發現步行、騎行、跑步、功能性力量訓練和瑜伽是最常見的五種運動類型。蘋果公司於 2019 年宣布啟動三項全新研究項目,其中一項攜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美國...
當心!長時間咳嗽?可能是哮喘丨健康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當心!長時間咳嗽?可能是哮喘丨健康總動員

2025年5月6日是第27個世界哮喘日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以慢性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癥狀的特殊哮喘類型被稱為「沉默哮喘」因其缺乏典型哮喘的喘息、呼吸困難等表現常被誤診為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導致延誤治療本期嘉賓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上海市閔行區醫學會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委員 周傑點擊收聽完整內容何為...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 天天要聞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醫生,我頭痛得像要炸開,真的想死!」凌晨03:00,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收住一個48歲中年女性患者,患者看到接診醫生時,直述頭痛異常。當時接診醫生迅速判斷:外院CT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查體發現頸部僵硬如木板,下頜與胸口距離超三指——這是腦動脈瘤破裂的典型信號!立馬進行院內MDT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