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兒童意外傷害而言,最熟悉的家庭、園區、場所往往是最危險的地方。高處跌墜傷、燒燙傷、誤服、誤吸等意外傷害,也往往高發於這些場所。
近日,廣州花都一名8歲男童在玩耍時,不慎跌落致腦血腫,情況危急。經醫生緊急手術後逐漸恢復。醫生提醒:假期臨近,家長要增強防護意識,警惕孩子受傷。
二年級小朋友玩耍時不慎跌落
今年8歲的小傑(化名)是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平時乖巧懂事。據小傑的媽媽吳女士(化姓)回憶,上月18日下午放學後,小傑如往常一樣到樓下玩耍。當時大人忙着照看小女兒暫時走開了,小傑獨自在爬梯上玩,不慎失足從約一米高的位置墜落。「突然聽到他的哭叫聲」,吳女士推測小傑跌落時應該是頭先着地,「當時他就躺在地上來回打滾,說頭好痛。」
小傑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檢查發現顱內出血。「他的左眼也逐漸出現大面積紫色的淤青。」回想當時的情形,吳女士仍心有餘悸。小傑的奶奶曾因腦出血,在廣東三九腦科醫院治療後痊癒。為尋求進一步診療,當天晚上11時,吳女士陪同小傑緊急來到廣東三九腦科醫院。

患兒左眼瞼淤青
緊急手術清除血腫,孩子轉危為安
該院副院長魯明接診後,結合病史及影像資料,診斷患兒為急性硬膜下血腫。
入院後,患兒出現牙關緊閉、肢體不自主抽動的情況,且神志昏睡。緊急複查CT發現右側頂葉出血增多、右顳葉新發出血。魯明介紹,「患兒右側瞳孔散大,腦疝形成,伴隨癲癇發作,情況緊急。」該院神經外五科團隊迅速為患兒行右側頂葉及右顳葉血腫清除術。
術後給予綜合治療後,小傑逐漸恢復往日的活力。吳女士說,「前幾天就已經在看書、上網課了。」

該院神經外五科付正浩主治醫師與患兒互動

患兒在閱讀
硬膜下血腫是顱腦創傷中常見的血腫類型,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多因頭部遭受交通事故、跌倒、撞擊等外力衝擊,致使顱內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積聚在硬膜下腔所致。魯明介紹,硬膜下血腫非常「狡猾」,多數患者在受傷後3天內出現癥狀,但部分患者在受傷初期會有短暫的「清醒期」,容易被忽視,實則病情可能在悄然惡化,直至昏迷。
兒童和老年人是硬膜下血腫的高發人群。臨近假期,兒童意外傷害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在此,魯明提醒,務必增強安全防護意識,一旦孩子頭部受傷,應密切觀察,如出現頭痛、嘔吐、肢體偏癱、癲癇發作、昏迷等癥狀,需及時送往醫院檢查,以排除顱內出血的可能。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張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