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婦檢用的鴨嘴鉗,為何讓她們恐懼?

2024年05月18日23:15:06 健康 1889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邵萌)對於很多女性來說,邁向婦科診室的這一步,跨越的不單是物理上的距離,還是包含着恐懼、疼痛、羞恥等抵觸情緒的婦檢陰影。

而談及陰影的來源,相信很多人都會提到陰道窺器。它是婦科檢查常用器械,外形酷似鴨嘴,也被稱為鴨嘴鉗。長期以來,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適,讓很多女性對婦檢避之不及。

中新健康|婦檢用的鴨嘴鉗,為何讓她們恐懼? - 天天要聞

一位博主發視頻分享了關於鴨嘴鉗的思考,引發討論。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最近,一位博主分享了關於鴨嘴鉗的思考,引發很多共鳴和討論。為何多年來窺器沒有太大改良?能否有對女性更友好的婦檢器械?面對婦檢,女性如何才能不再焦慮和抗拒?

她們為何恐懼婦檢?

儘管不是第一次做婦檢,但當周芸(化名)躺在檢查床上的那一刻,還是控制不住地緊張起來。

抵觸源於她第一次做白帶常規檢查時不愉快的經歷。「醫生很着急,下手很重,我叫了一聲,對方不耐煩地大聲說『放鬆,你這樣我怎麼檢查!』」

這次經歷不可避免地給周芸留下了陰影,此後,即便有炎症,她也盡量自行用藥。「怕疼,也怕醫生不友好,很難再鼓起勇氣踏入檢查室。」

周芸的遭遇並非個例。小淇最近因宮頸息肉做檢查,也痛到差點落淚。此前她也做過TCT檢查,但從未覺得難以忍受。「同樣是用鴨嘴鉗,之前的醫生很專業、溫柔,就沒太大感覺。這次不知道是不是檢查手法問題,我努力深呼吸,也表達了不適,但沒有改變,出了好多血。」

中新健康|婦檢用的鴨嘴鉗,為何讓她們恐懼? - 天天要聞

小淇此前做過TCT檢查,在她看來,那次的醫生很專業、溫柔。受訪者供圖

在社交媒體上搜索婦科檢查,會出現一大堆「慘痛」經歷,豆瓣甚至有個「代表月亮消滅婦檢陰影」小組,兩萬七千多人在組裡分享關於婦檢的經歷和困惑。

這些困惑中,比較普遍的是:為何多年來窺器似乎沒有太大改進?是否能有更舒適的婦檢器械?

「這個問題不光我有,連我男朋友都有。但我們畢竟是外行,可能改良涉及到很多部門、人員,包括成本、培訓這些方面吧。」小淇說。

能否有更好的替代?

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上海長海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顧仲毅在接受中新健康採訪時介紹,鴨嘴鉗是婦檢最基本的檢查工具,健康體檢、白帶常規、HPV檢查或涉及到宮頸、宮腔、陰道的各種檢查,都要藉助該器械。

談及為何鴨嘴鉗一直在被使用,顧仲毅認為,如今的鴨嘴鉗已是經過幾輪改進後比較成熟的版本,且一次性使用,清潔度高。藉助鴨嘴構造的窺器,可以清楚地暴露陰道和宮頸進行檢查。此外,鴨嘴鉗撐起後會有螺紋卡住,醫生可以單手操作,另一隻手用棉簽取樣,實用且操作方便。

「最關鍵的是,鴨嘴鉗成本很低。紗布、窺器、棉簽等都是醫用耗材,屬於醫院的隱性成本,無法收費。」顧仲毅說。

在最近關於鴨嘴鉗的討論中,有人提出了材質、造型等方面的改良建議。實際上,已有研究者嘗試過減少窺器檢查痛苦的方法,有的設計了柔軟的充氣裝置,有的採用了類似棉條推管的設計......但至今沒有新的工具廣泛應用於臨床。

女性健康科普博主「六層樓」在近期發佈的視頻中也提出了自己的構想。包括多葉開合提升舒適度、結合生理曲線進行造型改良、溫度可控等。

在顧仲毅看來,其實很多建議醫生和醫療器械企業都考慮過,然而,綜合成本、檢查準確性、操作難度、使用風險等因素,最終還是沒有產品能大規模替代傳統窺器。

「現在的情況一定有它存在的原因,但不妨礙我們去暢想未來更美好的體驗。」六層樓說。

如何讓女性不再抗拒?

婦檢的不適程度,既與檢查工具有關,也與患者個人體質、有無炎症、患者緊張程度、醫生手法、醫患溝通情況有關。

顧仲毅很能理解患者的抵觸。在他看來,鴨嘴鉗帶來的不適感是普遍的,患者對於暴露隱私部位的緊張會導致肌肉收縮,也會加重檢查的疼痛與不適。

如果說疼痛是身體層面的感受,那麼少部分醫生操作比較粗暴等,則是使患者陷入婦檢陰影的另一大因素。

顧仲毅提到,三甲醫院婦科門診,通常一名醫生一上午要看30到40個病人,因為患者數量多,分給每位患者的時間有限,有時候很難顧及到患者感受。如果有耐心一些,做好安慰和講解,患者體驗會好很多。

中新健康|婦檢用的鴨嘴鉗,為何讓她們恐懼? - 天天要聞

在「代表月亮消滅婦檢陰影」小組,一些醫生開貼提供建議和解答。圖片來源:社交媒體平台截圖

比如,對於一些緊張的病人,可以給她們用小號窺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用潤滑劑來緩解疼痛。操作前的告知和安慰,也能讓病人擁有更好的就醫體驗。

他也建議,患者主動跟醫生溝通自己的要求和感受。比如能否用小號窺器,動作能否輕柔一些,也可以引起醫生的重視。

以往關於婦檢話題,女性似乎是沉默的,或許是囿於病恥感,或許是沒找到合適的發聲渠道。

顧仲毅覺得,問題一直存在,這次關於鴨嘴鉗的廣泛討論是個好現象,一方面或許能啟示對婦檢有陰影的女性知道自己有要求良好服務的權利;另一方面,也能讓醫生明白,自己眼中「習慣成自然」的常規檢查,卻是很多女性的隱痛。

「越來越多人關注到這一點,總歸是件好事,我對未來出現更友好的婦檢工具還是充滿期待的。」周芸說。(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酒精每年「殺死」全球多少人?看了數字貪杯者後背發涼 - 天天要聞

酒精每年「殺死」全球多少人?看了數字貪杯者後背發涼

受訪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封波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健很多人都知道過度飲酒對身體不好,但往往礙於情面,飯桌上難免推杯換盞。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最新報告指出,酒精的危害超乎想像,全球每年有260萬人死於酒精,佔總
醫生實施高難度胸椎管狹窄手術,如同不損傷外膜給生雞蛋剝殼! - 天天要聞

醫生實施高難度胸椎管狹窄手術,如同不損傷外膜給生雞蛋剝殼!

「你這不像是腰椎間盤突出,情況不太樂觀,還需要進一步診斷。」聽醫生如此說,家住長沙嶽麓區67歲的孫先生大為吃驚,自己治療了多年的「腰椎間盤突出」,竟然不是那麼回事?孫先生10年前突然出現雙下肢麻木不適、走路乏力,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症」。隨後幾年,斷斷續續的進行保守治療,效果並不理想。2024年初,孫先生...
倒計時1天!愛爾微創全飛秒突破150萬例慶典即將開啟… - 天天要聞

倒計時1天!愛爾微創全飛秒突破150萬例慶典即將開啟…

隨着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活品質需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近視手術實現摘鏡,迎接嶄新的人生。據了解,在暑期近視手術旺季中,選擇全飛秒手術的消費者佔比達到60%,為市場主流的手術方式。全飛秒手術是目前先進且成熟的近視眼手術方式之一。數據統計,截至目前,愛爾微創全飛秒SMILE手術量突破150萬例,引領着行業...
新版「健康素養66條」新增了哪些要點? - 天天要聞

新版「健康素養66條」新增了哪些要點?

為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國家衛生健康委對《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進行修訂,形成了《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24年版)》。2024年6月是首個全民健康素養宣傳月,主題是 提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 天天要聞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隨着天氣越來越熱,中國大部分地區迎來了盛夏的炎熱季節。此時,許多人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頻繁出現呼吸道問題,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聞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專門上門來服務,讓我們免去了去醫院來回奔波的困難。」近日,仁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簽約醫生來到失能老人周安貴家中,為老人進行血糖血壓測量、四肢運動功能等健康檢查後,家屬連連道謝。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 天天要聞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一句開不了口的「我喜歡你」普通人會改口說:「我想你了」文藝青年最愛說:「今夜月色真美」廣東人則會說:「我煲咗湯俾你」▲圖源:聊廣場說到廣東人對煲湯的追求那可謂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湯就絕不放過……▲圖源:深圳粵TV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更是廣東人的心頭好不過湯可以每天喝藥材可不能隨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 天天要聞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為迎接「七一」到來,近日楊浦區中醫醫院聯合大橋街道共同舉辦「『杏』福市集·寶地健康行」主題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接觸中醫、了解中醫、感受中醫的魅力。認識生活中的「仙草」,學習內功心法和葵花點穴手,體驗神奇小丸子……互聯寶地楊浦園內,設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體驗兩大板塊,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醫文化體驗。楊浦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