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2024年05月15日21:25:15 健康 1089

隨着短視頻的興起,此前來自印度的一位博主分享了自己國家的「美食」,稱印度的美食乾淨又衛生,這個說法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畢竟很多人對於印度的印象就是「髒亂差」,可意外的是,印度的發病率卻是全球最低,這是為什麼?

環境看起來很惡劣的國家,國民患癌的幾率卻很低,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其中的謎底,看看真相如何!

一、統計發現:印度癌症數量僅占我國的1/3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全球癌症統計數據2020》指出:2020年全世界新增癌症患者1929萬例,其中我國新增癌症患者457萬例,佔比23.7%,而且這個比例還在不斷增加。

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 天天要聞

另外,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通過對全世界25個國家調查發現,雖然過去的幾十年中國和印度的癌症發病率都上升了,但印度的患癌人數卻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同為人口大國,為何印度的癌症發病率卻遠低於中國?

首先,二者的飲食習慣不同。印度人受宗教影響,30%的人都是素食者,而我國只有5000萬左右的人習慣吃素,多數人無肉不歡,經常食用高油、高鹽和高糖分食物,更容易被疾病盯上。

其次,煙酒在印度並不盛行。印度人認為吸煙、喝酒會褻瀆宗教信仰,因此他們不吸煙不喝酒。另外印度的香煙價格貴,且有規定公共場合不允許吸煙喝酒。而我國很多國民卻喜歡吸煙、喝酒,甚至是成癮。

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 天天要聞

還有就是人均壽命的區別癌症多見於60歲以上的人群中,年齡越大的人患癌風險越高。而據統計,印度女性出生時的預期壽命是70歲,男性是67歲,我國女性是78歲,男性是75歲,加之我國人口基數大,因此我國患癌人數相對更多。

此外,癌症篩查技術與生活壓力也是導致兩個國家數據差異的原因之一。我國整體的公共醫療水平要比印度更好,像印度很多農村癌症篩查技術差,半數的癌症患者都不能被確診,加上我國國民長期迫於壓力、總是熬夜、經常焦慮等,也更容易被疾病盯上。

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 天天要聞

二、人類為什麼至今都無法攻克癌症,達到完全治癒?

作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種疾病,癌症的發病率正在不斷上升,抗癌變得尤為重要。儘管現在醫療水平在進步,但應對癌症還是有點力不從心的,那為什麼不斷發展的醫療水平依然不能徹底攻克癌症?

細胞雖然是源自人體的正常細胞,但它由於基因突變擁有了無限增殖的能力,很難被徹底消滅掉。

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 天天要聞

另外,隨着癌細胞的不斷增殖,會侵襲周圍的組織,甚至會隨着血液循環出現遠處轉移,從而影響預後。

除此之外,癌細胞具有免疫逃逸的特性。多數癌細胞能被人體免疫系統識別出來並清除,但有些進化後的癌細胞會通過抗原覆蓋、封閉抗體糖基化方式隱藏抗原等方式來逃過免疫系統的偵查,留在體內不斷增殖,從而危害到人體健康。

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 天天要聞

三、藏在餐桌上的一級致癌物,長期食用或有風險

癌症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發展而來的,而且癌症的形成周期很長。面對癌症,預防要大於治療,平常要避免這些公認的一類致癌物!

1、隔夜菜

隔夜綠葉菜放置的時間越長,生成的亞硝酸鹽越多,經常食用會增加致癌風險。因此,建議綠葉菜要一次性吃完,要避免多做

2、霉變食物

霉變食物中會產生一類致癌物黃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68倍,黃曲霉毒素會損傷肝臟,增加肝癌風險。因此,平常發現食物發霉要及時扔掉

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 天天要聞

3、中式鹹魚

2012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中式鹹魚列為一類致癌物,中式鹹魚製作過程中需要經過高鹽度的腌制、暴晒、脫水而成,會產生很多亞硝酸鹽,食用後可能會產生亞硝酸胺,從而增加鼻咽癌的發生風險。

4、檳榔

檳榔中含有致癌物檳榔鹼,而且檳榔纖維粗糙,長期咀嚼會增加口腔黏膜的損傷,誘發口腔癌。因此為了身體健康,要少吃檳榔。

國際公認的1級致癌物,就藏在這4種食物中!你可能還在天天吃 - 天天要聞

很多人好奇同為人口大國,為何印度的癌症發病率卻遠低於中國?可能與飲食習慣不同、印度人不吸煙喝酒、癌症篩查技術差等原因有關。我國癌症高發,預防遠大於治療,平常要遠離公認的一類致癌物。


參考資料:

[1] 《都是人口大國,中國的癌症率卻是印度的3倍,背後原因值得反思》.慢病界.2021-06-23

[2] 《國際公認的3大「一級致癌物」,就藏在你家餐桌、床頭!有人頓頓吃天天摸,不知不覺癌上身》.家庭醫生.2023-10-16

[3] 《為什麼癌症至今難以攻克,腫瘤科醫生:最根本的問題出在這》.醫學權威.2020-07-2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東京大學研究:一旦打上胰島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東京大學研究:一旦打上胰島素,4件事就不要做了,別害了自己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帘縫隙灑進房間,李阿姨輕輕嘆了口氣,拿起桌上的胰島素筆,熟練地注射完畢。這已是她患糖尿病後的第三個年頭,胰島素注射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就在上周的複診中,醫生嚴肅地告訴她:"您用胰島素後的生活習慣需要調整,有些
一圖解讀丨膝蓋最怕的「運動」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現這些信號要警惕 - 天天要聞

一圖解讀丨膝蓋最怕的「運動」 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出現這些信號要警惕

夏日炎炎大家又開始把減肥計劃提上日程減重既要「管住嘴」還要「邁開腿」 但有些看似健康的運動方式可能正悄悄傷害你的膝蓋如何避免關節損傷又能有效健身呢?一圖帶你解鎖夏日健身的正確打開方式你是否get了既減脂又不傷身適合自己的運動?正所謂「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天氣漸熱快快根據自己的運動計划動起來吧! 監...
男童掉進開水鍋全身燙傷,生殖器碳化需多次手術,渾身插管看着都痛 - 天天要聞

男童掉進開水鍋全身燙傷,生殖器碳化需多次手術,渾身插管看着都痛

「救命,救我命啊……」孫子昊昊求救的聲音一聲低過一聲,等徐奶奶趕到時,滾燙的開水已經把昊昊吞沒,雖然徐奶奶很快將孫子昊昊從鍋里撈起,可孫子此時已經陷入昏迷。懷中的昊昊就像出鍋蒸熟的茄子,全身都散發著熱氣,徐奶奶跪在地上發瘋一樣地嘶吼着,她想大聲呼救,可嘴裏硬是喊不出一句話。最美的人間四月天卻是昊昊一...
當心!不少認證過的「真醫生」在做偽科普 - 天天要聞

當心!不少認證過的「真醫生」在做偽科普

近年來,醫療科普類短視頻在互聯網上走紅,但相關內容質量參差不齊,甚至有不少偽科普。上海闢謠平台近期調查發現,部分平台上的「白大褂」雖然有醫生資質,但他們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信息也不可相信。真醫生也做偽科普隨着政府和平台監管的加強,是否擁有認證信息已成為區分是否為正規醫療科普賬號的關鍵。不過,即使是通過了...
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 天天要聞

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每天3分鐘,速覽天下事5月29日星期四,農曆五月初三封面新聞國家醫保局:對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掛證」開展核查 近期,國家醫保局對全國定點零售藥店4月份以來的醫保結算數據進行了篩查分析發現,部分藥師姓名(對應同一身份證號)出現在多家定點零售藥店的藥品費用明細中,可能存在藥師信息被假冒或藥師「掛證」的違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