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者,此處必有凹陷,4大方法健脾祛濕最有效

2024年05月14日16:45:08 健康 1131

脾胃被譽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現代人大多有脾虛的問題,一旦脾虛,會出現便溏以及消化不良,長此以往會影響正常的營養吸收,進而營養不良以及免疫力低下,會引發其他疾病。

脾胃的重要性

首先,脾胃主運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運化水谷精微,脾有把各種飲食物化為精微,並轉輸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運化水液,脾吸收水液之後轉輸和布散到全身。

中醫認為,只有脾氣強健,才能運化水谷和水液,若脾氣虛,則易出現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異常、水液代謝障礙,容易引發疾病。

脾虛者,此處必有凹陷,4大方法健脾祛濕最有效 - 天天要聞

其次,脾胃主升清降濁 脾主升清,將精微物質上輸心肺,化生氣血,營養全身;胃主降濁,將糟粕物質下傳大腸,排出體外。這種升降有序的運動,保證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

脾虛的癥狀有哪些?

當脾胃功能失調,尤其是出現脾虛時,人體便會出現一系列的癥狀。脾虛的表現多種多樣,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舌苔異常

如果你是在脾虛的狀態下,舌苔會出現一定的變化,舌苔可能變厚還會有發黃的現象出現,有部分人,甚至還會出現齒輪狀的舌苔。

2、食慾低下

有很大一部分人腸胃出現問題時,都可能伴隨的脾虛的現象出現,所以患有腸胃疾病的人,也要注意調理脾,才能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癥狀,緩解病情。

3、大便不成形

脾虛之人大都有濕氣重、便秘的情況,嚴重者是甚至是幾天排一次大便,而且往往便溏不成形,黏在馬桶上不易衝下去。與此同時,大便往往還會呈黃褐色或是黑色。

4、肥胖或消瘦

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為脾虛生濕,濕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脾濕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脾虛者,此處必有凹陷,4大方法健脾祛濕最有效 - 天天要聞

脾虛的明顯凹點是足三里

脾虛者,此處必有凹陷,4大方法健脾祛濕最有效 - 天天要聞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即四指寬度,脛骨外一橫指處。

摸足三里發現凹陷時,通常提示有脾氣虛問題,常伴有腹脹腹痛、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腹瀉便秘等癥狀。

如果你中招了,也不必驚慌,下面我來教你4個健脾祛濕的小妙招,學會少走彎路

  1. 平時多泡腳。足部的穴位經絡豐富,泡腳可以加快足部的經絡血液循環,並且能祛除寒濕。
  2. 飲食調整。脾虛和痰濕體質的朋友,平時應該少吃油膩、辛辣、生冷的食物,可以適當多吃一些赤小豆、扁豆、薏米等健脾祛濕的食物。
  3. 適當運動。動能昇陽,而陽氣就是祛濕的最好助手,不過運動一定要適當,微微出汗便可,過猶不及。
  4. 中藥調理。針對脾虛濕盛的病理特點,可選用健脾益氣、祛濕化痰的中藥進行治療。如党參、白朮、茯苓、陳皮等,這些藥物能夠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

脾虛者,此處必有凹陷,4大方法健脾祛濕最有效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多吃含類黃酮的食物,或能保護大腦,遠離老年痴呆

在歲月的長河中,大腦如同一台精密的機器,隨着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而老年痴呆,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種。它悄無聲息地侵蝕着患者的記憶與認知,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但幸運的是,科學家們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為我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 天天要聞

女子在家搞衛生後高燒40°C,肺都「發霉」了!這細節千萬警惕

天氣漸漸轉熱,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開始整理衣櫃,將衣物進行「大換季」。近日,來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兩天天氣晴好,她休息在家,便開始了「換季工程」。豈料,整理完衣櫃後,她病倒了,體溫最高到了40℃。正當大家以為是累得病倒的時候,卻查出是肺「發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 天天要聞

突破!這項技術為血透患者生命線「保駕護航」

你知道嗎?在我國,每10個人中就約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終會發展為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對於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為了維持生命的關鍵手段。而在血透過程中,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