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2024年04月08日17:25:26 健康 1545

「世間沒有哪一種幫助的意義,

大過於幫助一個人好好地死。」

2014年年底,

陳健鵬從一本書中看到這句話,

淚流滿面,

「我忽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第10718個天天正能量獲獎故事

清明節剛過,緬懷逝去的親人時,我們該如何看待死亡?

對很多醫者來說,他們會永遠記住自己送走的第一個病人。但陳健鵬印象更深的是他成為醫生兩年後送走的一個病人。

慘烈,是陳健鵬對當時場景的形容。

一位位患者的離世讓陳健鵬思考,一個人應該怎樣離開?是進行毫無意義的搶救增加病人痛苦,還是讓病人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公里?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一位位患者的離世也讓陳健鵬覺得,人不應該像一隻把頭埋進沙漠里的鴕鳥假裝死亡不存在,而應直面死亡,更好地活在當下。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趕緊過去,12床不行了。」護士的喊聲傳遍山東省立醫院腫瘤化療科。

這是2012年的一個普通周一。一大早,科里正在進行交接班,幾乎所有的醫生在聽到喊聲後,趕到了12床。

患者是一位肺癌晚期的中老年患者,入職兩年的陳健鵬是他的主管醫生。實際上陳健鵬早就預判到這名患者的死亡,但作為醫者,他認為應該盡全力搶救。

半小時的胸外心臟按壓,沒有從死神手裡搶回患者的生命。醫學上,此時可以宣布患者臨床死亡。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就在陳健鵬準備停下時,患者的兩個還在讀大學的孩子撲通跪下,一人抱住陳健鵬的一條大腿,「陳醫生,你救救我父親,我還沒好好跟他說話,還沒跟他告別……」面對家屬如此強烈的搶救意願,陳健鵬表示,「我們不得不再去做沒有意義的搶救。」

又是快半個小時的按壓,忽然「咯噔」一聲,陳健鵬的心一沉,他判斷,患者,或者說逝者,肋骨斷了。陳健鵬停了下來,即使家屬仍在苦苦哀求。

晚上回到家,陳健鵬覺得胸口特別疼,他想到了患者臨終那刻的痛苦。更覺得,醫者用治病救人的本能,全力以赴上演了一場以臨終者痛苦離世為代價的戲給活着的人看。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過去大部分家屬都存在這樣一個生死觀以為全力搶救就是盡孝,醫生也在積極配合過度醫療,這會讓病人增加無端的痛苦。

「不應該這樣。」從那時起,陳健鵬的心裏種下了一顆種子。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世間沒有哪一種幫助的意義,大過於幫助一個人好好地死。」

2014年年底,陳健鵬從一本書中看到這句話,淚流滿面。陳健鵬想,幫一個人好好地死,就是幫助他好好活到生命的終點,「我忽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

2014年,陳健鵬開始致力於安寧療護。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病人應該是一個有着各種文化背景,有着自己獨特經歷,對身體、心理、社會甚至對人性都有一定訴求的人。」陳健鵬說,安寧療護做的,不僅僅是給病人裝在瓶子里的葯,還有一雙伸出去安撫病人的手以及溫暖人心的語言。

很快,2015年年初,陳健鵬關注到一名卵巢癌晚期患者黃甜(化名),還有兩三個月時間,她的生命就要走到終點。

多種原因疊加,陳健鵬果斷請假一個月,趕到濰坊臨朐,為黃甜進行居家安寧療護,指導她用藥,指導家屬如何更好照顧她,以及幫她解開心結,完成心愿。

30歲左右的黃甜已婚未育,母親早早離開,父親再婚後,她跟父親和繼母的關係並不好。從確診癌症晚期到生命走到盡頭,僅有一年多的時間,但在黃甜的生命還剩不到24小時時,她說了這麼一番話:我不再懼怕死亡,有你們給予我的這些美好與愛,這輩子值了。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確診癌症晚期後,黃甜跟過去追名逐利的生活徹底告別,愛人對她不離不棄,陪她感受了日出日落,她還完成了跟父親的和解……她覺得,患病後這一年多的生活比過去30多年的生活都要精彩。

從黃甜身上,陳健鵬看到,死亡有時是一份禮物,當我們知道生命的終點時,會加倍珍惜眼前人,加倍活出生命中的美好。

2015年,經濟學人智庫發佈一項全球死亡質量排名報告,在80個國家及地區中,中國大陸排名71,儘管這一排名在2021年升至53名。陳健鵬認為,原因之一是安寧療護理念未在中國大力推廣。

好好告別的黃甜,成為陳健鵬的一顆啟明星。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不久後,他創立了公益組織——濟南市啟明星生命關愛中心。從2017年起,啟明星團隊開始推廣生死教育,目前已擁有500多名志願者,做過300多場活動,幫助300多個有臨終患者的家庭進行安寧療護。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2020年,陳健鵬收治了60歲左右的結腸癌晚期患者董國良(化名),他的生命還有兩到三年。兩年後,抗腫瘤治療到達一個節點,董國良的病情急轉直下。

陳健鵬覺得,是時候對董國良進行安寧療護了。但實際上,董國良在確診之初就開始參加啟明星團隊的活動,早就接觸過安寧療護理念。

在啟明星團隊幫助下,董國良列出了最後的四個心愿。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首先是減輕身體痛苦。

2022年五一前夕,董國良腹部積水嚴重,特別痛苦。在省立醫院B超室放假的情況下,陳健鵬幫董國良聯繫到就近的一家醫院,成功插管將積水引出體外。

在啟明星團隊得到很多關愛後,董國良列出的第二個願望是回報社會,捐獻遺體。但癌症晚期患者的癌細胞全身轉移,唯一可以捐獻的是眼角膜。跟很多中國人一樣,董國良的第三個心愿是落葉歸根。

這些,陳健鵬都助其完成心愿。

離世前,董國良曾悄悄告訴陳健鵬,他已經接受自己即將離世的現實,但與他感情深厚的妻子一直無法接受,董國良的最後一個心愿,就是希望自己離世後,啟明星團隊能夠幫助妻子走出哀傷。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安寧療護不是在患者生命終結的時候就結束,還要繼續安慰活着的人。」陳健鵬說,啟明星團隊的心理諮詢師留下了董國良愛人的聯繫方式,經常跟她交流。

董國良去世後,一天,陳健鵬收到其愛人發來的信息:陳醫生,我最近特別思念丈夫,經常半夜驚醒,覺得特別孤獨和恐懼。收到信息後,陳健鵬和團隊的專業人士上門,對她進行了幾次心理輔導。

「安寧療護的最終目的是生死兩相安,離開的人沒有痛苦或盡量少痛苦,有尊嚴地離開,活着的人也不再有遺憾。」不久後,陳健鵬再次收到對方發來的信息:你們幫我打開了好幾個心結,我不再恐懼了。

讓逝者有尊嚴地離開,讓活着的人沒有遺憾,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聯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用一份正能量特別獎,致敬真正的生命守護者:

一個醫生的十年:幫300個家庭與死亡和解 - 天天要聞

曾經,他是幫助患者和死神賽跑的陳醫生;如今,他還是讓更多生命「生死兩相安」的安寧療護踐行者。

他一步步拓展着自己的人生課題,也憑一己之力帶動更多人看見、思考、參與到安寧療護的社會大命題中。

這是看見的力量,也是行動的力量。

他說:「死亡,有時是一份禮物。」

願陳醫生的故事,能讓更多人「向死而生」,直面生死,也學會更好地活着。


- End -

天天正能量(zhnlali)綜合自

齊魯晚報記者 陳晨 見習記者 劉志坤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Nature Medicine | 難治性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福音:新型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取得積極進展 - 天天要聞

Nature Medicine | 難治性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福音:新型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取得積極進展

引言想像一下,當癌症的陰影籠罩,尤其是在治療手段相對有限的轉移性胃腸道腫瘤面前,患者和家屬的心情是何等沉重。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免疫療法,在這類頑固的癌症面前也常常顯得力不從心。難道我們真的束手無策了嗎?4月1日一項發表在《Nature Medicine》的突破性研究「Neoantigen-specific 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
術後殘留的癌細胞,生長速度快200倍?如何應對複發轉移? - 天天要聞

術後殘留的癌細胞,生長速度快200倍?如何應對複發轉移?

在歲月的長河中,四季的輪迴彷彿是大自然精心編排的舞蹈,萬物在這樣的節奏中有序地生長、凋零、更新。生命本該在這自然的韻律中平穩延續,然而,人類的一些行為卻像是一場突兀的「插曲」,打破了這份和諧,疾病悄然而至,其中癌症更是以一種令人談之色變的姿
「甲亢哥」閃現香港再開直播!他會來深圳嗎? - 天天要聞

「甲亢哥」閃現香港再開直播!他會來深圳嗎?

美國「00後」網紅「甲亢哥」來香港了!記者從社交平台上了解到「甲亢哥」出現在香港街頭熱情與粉絲互動體驗香港本土文化參觀海洋公園、與熊貓合影此前,「甲亢哥」已先後在上海、北京、河南、四川、重慶等地開展數場直播場場有數百萬觀眾觀看外國網友跟他一起驚嘆中國的科技、文化和自然景觀「甲亢哥」是誰?為何擁有數千萬...
小小「青團」竟能把人送進醫院?這些人群需警惕 - 天天要聞

小小「青團」竟能把人送進醫院?這些人群需警惕

今天(4月4日)是清明節祭祖、踏青、品寒食是清明傳統民俗作為清明節的代表性食物青團成為不少人近期餐桌上的「頂流」AI圖芒果味、抹茶味、「蜂蜜燕麥」、「鮮花牛奶」……五花八門的青團讓人食慾大開然而,近日杭州的沈女士(化名)卻因吃青團把自己吃進
石鼓區:Deepseek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石鼓區:Deepseek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交流會現場。紅網時刻新聞4月4日訊(通訊員 符孝龍)4月3日上午,由衡陽聯通石鼓區分公司與衡陽市石鼓區衛生健康局聯合主辦的「Deepseek賦能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主題交流會在石鼓區成功舉行。石鼓區衛健局班子成員、中層骨幹和所有基層醫療單位負責人全員參加。會上,聯通公司技術團隊詳細演示並講解了針對醫療行業的...
衛生巾的「隱秘真相」:3.5億女性的健康,竟被悄悄背叛! - 天天要聞

衛生巾的「隱秘真相」:3.5億女性的健康,竟被悄悄背叛!

小林是一名普通的職場女性,平日里忙碌的生活讓她對衛生巾的選擇十分隨意——貴的就是好的,明星代言的總歸靠譜。然而,就在一次婦科檢查中,她被醫生告知:反覆的炎症可能與她長期使用的某品牌衛生巾有關。這讓她大吃一驚,也徹底改變了她對這個行業的看法。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日前有新聞報道稱,男子因愛挖鼻孔最終導致動脈血管破裂,不得不進行手術修復。乍一聽,是不是讓你大跌眼鏡?該話題也一度衝上新聞熱搜榜。毫不誇張地說,摳鼻子這個小動作若是操作不當,確實隱藏着「要命」的大危險。正值春季天氣乾燥,加之「過敏星人」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