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人有過這樣的問題,平時測血糖時,空腹血糖正常,但是吃飯後卻發現血糖值明顯超標了。對於這類人群來說,每次吃飯都會成為一種負擔,總是擔心自己吃完飯,血糖又噌噌往上升。
如果空腹血糖在正常範圍之內,只是餐後血糖有些偏高,大多數人是不願意額外增加降糖藥物的,他們會希望通過調整飲食習慣來降低餐後血糖水平。
那麼,怎麼來調整飲食習慣呢?建議糖尿病人,飲食做到幾點,血糖或能很快降下來!
第一:主食要多樣化
眾所周知,吃主食可以吸收碳水化合物,但是那些製作精細的麵條、饅頭、麵包等,這些食物當中的澱粉含量高,不過膳食纖維含量很低,這樣的食物進入身體之後,很容易被消化系統吸收並且轉化為糖分,從而快速升高血糖水平。
因此,如果餐後血糖偏高,在主食上就不能只吃精細食物,盡量保持粗細糧合理搭配,也就是主食中有「細」也有「粗」。這主要是因為粗糧當中的膳食纖維豐富,膳食纖維進入腸道後有助於延緩葡萄糖的吸收速度,從而穩定餐後血糖值。
建議糖尿病人可以適量吃玉米、黑米、小米還有燕麥等全穀物粗糧。尤其早餐時可以常吃燕麥麩皮,對於保持餐後血糖的好處不小。
之所以建議大家經常用燕麥麩皮當早餐,是因為它的營養成分豐富,有膳食纖維、維生素、蛋白質等,而且它是一種低糖分食物。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燕麥麩皮中有一種特別的碳水化合物叫β-葡聚糖,這種成分攝入人體之後可以預防血糖突然升高,穩定餐後血糖。
早餐時吃燕麥麩皮,方法其實很簡單,用純牛奶、酸奶或者開水混合製作成燕麥粥,也可以在酸奶、水果或沙拉上撒上少量燕麥麩皮。如果想增強口感,還可以將它添加到麵包、餅乾一類的烘焙食品之中,不僅能增強口感還可以豐富營養成分。
第二:多吃新鮮的蔬菜
對於血糖高的人來說,平時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降血糖。因為新鮮的蔬菜中有大量維生素、膳食纖維和多種礦物質,經常吃新鮮的蔬菜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出體內毒素與垃圾,對穩定餐後血糖有益。
第三:烹飪方式要簡單
相信懂做飯的人都知道,烹飪方式越簡單,營養流失得就越少,控制血糖就越容易。建議大家要保持清淡飲食,平時要少油少鹽少糖,蔬菜可以涼拌,魚可以清蒸。
此外,還建議大家炒菜時盡量少用豬油,常用菜籽油、花生油和茶籽油等植物油。
第四:注意吃飯的順序
有專業人士做過這樣的實驗,同樣的一頓飯,如果吃這些食物的順序不一樣,餐後血糖明顯不一樣。
具體研究結果是這樣的:吃飯時先吃主食,再吃蛋白類、蔬菜類食物,這個吃飯順序容易升高餐後血糖。如果吃飯時先吃肉,再吃菜,最後吃主食,這時候就會使餐後血糖上升緩慢。
所以,餐後血糖偏高的人,可以調整自己的吃飯順序,盡量把主食放在最後。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