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快,快推進去洗胃!」
「別耽擱了,病人已經陷入瀕死了!」
前不久的一夜凌晨,四川省人民醫院急診中心王一凡醫生,遇到了這樣一例急診病人,在路途中就已經陷入瀕死,這就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不但上癮,還會喪命!
成都老太「嗑藥」險瀕死
「我睡不着覺,更不想打擾他們休息!「60多歲的吳女士(化名)跟王醫生這樣說。
原來,這位60多歲的吳女士(化名)長期被失眠給困擾,而這樣的困擾也帶給了家裡人。即使服用安眠藥,吳女士的入睡依然很困難,每晚最多能睡4-5小時,少的話只能睡2-3小時。
為了防止失眠打擾到自己家人的休息,再加上失眠帶來的情緒焦躁。吳女士在一天晚上連着吃了十幾片安眠藥,被家裡人發現時已經意識不清醒,送往醫院的路途上更是險些瀕死。幸好,經過醫生們的及時搶救,將吳女士從鬼門關里拉了出來。
王醫生介紹,正是由於許多人對於安眠藥存在誤區,沒有正確的看待它,才會出現這麼多危險的情況。
而她今天的任務就是來為大家好好盤一盤這些誤區,讓大家能夠正確的認識安眠藥。
關於安眠藥的3個謠言
一次性弄清!
謠言一:
失眠就「嗑藥」
安眠藥只有一種情況適用,那就是不得不吃的時候!
絕大多數人的睡不着並不是因為失眠,而是因為一些壞習慣,比如白天睡太多,下午喝咖啡和茶,晚上輾轉反側思考明天又要上班(就像小康妹兒),或者是由於身體或大腦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入眠。
這不叫失眠,這叫「作」!
真正的失眠,應該符合這幾個標準:
睡覺是不是成了你最害怕的事?
是不是整晚跟黑夜對峙?
是不是早晨醒來更累了?
暴躁易怒、面青色黃?
… …
只有真正體會過失眠的人才知道,那是生不如死。如果被醫生診斷為失眠,治療基礎是養成好的睡眠習慣,然後再考慮藥物治療。
如果沒有不良習慣還是失眠,最好到專業醫生處就診,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藥物。
謠言二:
安眠藥一吃就斷不了了
不是!
很多人都以為,安眠藥一旦服用就需要終生服藥,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但要注意,由於安眠藥有一定成癮性,當長期使用後停葯會出現【戒斷反應】。
戒斷反應
是指病人突然停用某些藥物,或者減少劑量,所產生的特殊心理或者身體反應癥狀,表現在失眠患者身上,就可能出現重新失眠等癥狀。
所以,不僅要學會怎麼吃,也要學會怎麼停,而學會怎麼停,就需要聽取醫生的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謠言三:
安眠藥越吃越多就是上癮了
不一定,越吃越多≠上癮,而是耐葯!
安眠藥用久了會出現【耐藥性】。而耐葯是由於我們身體對於藥品的代謝速度加快了,這個過程是可逆的,停葯一段時間就能恢復。
耐藥性
藥物開始對治療有效,但隨着時間變化治療效果慢慢不明顯,甚至無效。
針對安眠藥的耐藥性問題,需要我們學會合理的用藥:
1
安眠藥應儘可能短期使用,一般不超過4周。
2
如果吃安眠藥超過4周,一般需要重新看醫生,評估是否需要換藥。
那小康妹兒,對於我們這些「作精」,並非失眠患者,有沒有什麼快速入睡的方法呢?
當然有,只要是睡眠質量不好的人,都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
睡不着?難入睡?
試試這3招!
不打針,不吃藥,小康妹兒教你三招「硬貨」,打破你的「失眠壁壘」!
1
選一張適合你的床墊
選購床墊時,請參考自身體重、年齡等特點進行選擇。
嬰幼兒應選擇中等偏軟一些的床墊,老年人韌帶鬆弛,特別是骨質疏鬆患者,建議選擇略微偏硬的床墊。不同年齡的脊椎對床墊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以為一個床墊可以睡一輩子。
2
蓋一床有厚度的被子
厚被子產生的壓力,能緩解焦慮,讓人有安全感。
2020 年,美國睡眠醫學會旗下期刊發表了這樣一篇研究,120 名抑鬱、焦慮症患者,隨機蓋着 6~8kg 和 1.5kg 兩種被子睡覺,結果發現:更重的被子,顯著改善了測試者的失眠癥狀,甚至還減輕了他們白天的疲憊、焦慮和抑鬱狀態。
厚被子帶來的壓力,可能是讓人放鬆的關鍵。就像貓咪喜歡鑽進小箱子,嬰兒會在襁褓中熟睡,人們喜歡被緊緊擁抱一樣。
3
來一場儀式感的入眠
睡不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又會加重失眠。我們可以藉助儀式感,拂去負面情緒。
首先,睡前半小時不要再做任何與睡眠無關的活動,比如看電視、打牌、刷手機等這些讓我們興奮的事情。其次,可以聽一些舒緩的音樂,減少室內噪音以及光源刺激,助力入眠。
再次,每天晚上堅持泡腳十五分鐘左右。泡腳可以使我們全身都能得到很好地放鬆,有利於後面儀式的進行。但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水溫不可過高,保持在40~50度就可以,過高的水溫對我們的皮膚和血管都有一定的傷害。
本期科普醫生
醫生簡介
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急診急救工作十餘年,擅長內科急症、急性中毒的搶救治療。
編輯 | 俊臣、慢慢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溫江區人民醫院、攝圖網
*本文為「四川名醫」原創,歡迎轉載~
需轉載請評論區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
*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