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這5種癥狀,不用太着急治療,其實是身體在「排毒」救你

2023年07月19日15:01:04 健康 1494

發燒、咳嗽、拉肚子...相信幾乎所有人都遇到這些情況,生活中有些人出現這些癥狀後彷彿如臨大敵,抓緊吃藥,就怕癥狀變嚴重了。殊不知,我們身體出現的某些癥狀,其實是免疫系統的防禦機制被啟動了,屬於「排毒」的一種表現,多數情況下不吃藥也能自行康復。

那麼,哪些癥狀屬於免疫系統正在工作,不必過於驚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一、發燒

一發燒就吃藥是不對的,因為發燒不是無緣無故的,肯定有着一定道理。首先,發燒能「激活」我們的免疫系統,增加免疫系統里白細胞活性,促進抗體生成,進而提高我們免疫系統的「戰鬥力」。

出現這5種癥狀,不用太着急治療,其實是身體在「排毒」救你 - 天天要聞

其次,我們在發燒時,體溫超過致病菌適宜生長的溫度,就能烤死這些致病菌,起到了抑菌的作用。

所以,發燒屬於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一般情況不需要特別處理。如果體溫超過38.5℃,就需要吃退燒藥了,不能再硬扛着,且用藥3天後癥狀沒有緩解就一定要去醫院就診,因為這可能預示着身體出大問題了。

二、咳嗽

需要明確的是,咳嗽是一種癥狀,而不是疾病。咳嗽同樣屬於防禦行為,通過咳嗽能夠將呼吸道內的有害物質排出體內。

很多人習慣只要一咳嗽就馬上吃藥,其實這樣做不利於痰液或者異物的排出,甚至更容易導致呼吸道感染。所以,一開始咳嗽不要急着吃藥,如果咳嗽的同時還伴隨着發熱、腫痛、反酸胸悶等,那就要及時治療了。

三、嘔吐

我們平時吃多了,或者胃不舒服時,吐出來反而會覺得更加輕鬆些。這是因為嘔吐同樣是身體的一種防禦反應,可以讓有害物排出,減少吸收。

在想嘔吐時,如果強行控制住嘔吐,反而可能讓有害物滯留,也可能導致胃部不能再接受更多食物。

出現這5種癥狀,不用太着急治療,其實是身體在「排毒」救你 - 天天要聞

所以,如果只是單純嘔吐,不必強行止嘔,只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即可,避免水和電解質紊亂。如果嘔吐的同時還伴有腸胃不適,那就在補水的同時按摩胃部和腹部。如果是經常性乾嘔、噴射性嘔吐、反覆發作的嘔吐,或者伴隨腹痛、發燒、身體消瘦等癥狀,要及時就醫診治。

四、腹瀉

有時候着涼了或者吃壞東西了,會拉肚子,這種拉肚子不用過於緊張。因為腹瀉其實是腸道給我們發出的信號,在告訴我們或許有不好的毒素和食物正在傷害腸胃,腹瀉則是幫我們排出這些不友好的東西。

因此,輕微腹瀉不建議馬上用藥,因為這可能會掩蓋病情,同時阻礙毒素排出。這種情況下,建議喝點糖鹽水,預防身體因為腹瀉而脫水。

當然,如果腹瀉嚴重、肛門處有痙攣性疼痛、排泄物帶血,或者伴有腹痛、發燒和嘔吐等癥狀,要及時就醫,這可能就不是單純的腹瀉那麼簡單了。

出現這5種癥狀,不用太着急治療,其實是身體在「排毒」救你 - 天天要聞

五、打哈欠

平時我們困了累了,會打哈欠,打哈欠的作用就是讓我們的大腦得到休息。如果你發現自己哈欠不斷,那說明這是大腦在提醒你它累了,需要通過睡眠來得到休息。所以,如果你長時間工作和學習後哈欠不斷時,最好伸個懶腰,站起來走走給大腦放鬆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那些本身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和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如果突然間出現不明原因的、反覆性地打哈欠,最好去醫院看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着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絡,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 天天要聞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了一則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並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 天天要聞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來源: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責編:雷斑努 虞有琪審核:張崇喜 們文傑往期回顧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遊指南面對暴雨,這些知識要牢記「馬路市場」退市 芒市山貨交易有了「新家」「700開頭」 15位電話號碼要來了!@芒市創業者,市婦聯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