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2023年02月04日18:12:11 健康 7973

很多人家中小聚、外出應酬或是逢年過節,都有喝酒的習慣。但是,有的人喝着喝着就斷片了,一覺醒來,甚至連喝前的事情都不記得了。這是怎麼回事?

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 天天要聞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在解釋酒精為什麼會讓人「斷片兒」、失憶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酒精進入人體之後,到底會發生些什麼?

01

酒進入人體,會發生什麼?

酒進入人體後的路線,可總結為:食道-胃部-小腸-血液,最後代謝排出。

剛開始,一口冰啤喝下肚,一小部分酒精會殘留在口腔中,而大部分則會隨着食道進入胃裡。

接着,來到胃裡的酒精,會刺激胃部的內層黏膜,促使其分泌消化液,大量的消化液從食道上涌,引起胃部灼熱。

之後,胃裡的酒精有少量會藉著其自身具有的脂溶性特點,被胃黏膜吸收進入血液,通過血液循環系統直達大腦,引起腦部血管擴張,產生神經興奮,此時,大腦的抑制功能被關閉,人的自控能力有所下降。而剩下的大部分酒精則會被胃液稀釋,隨後進入到小腸中。

來到小腸的酒精,繼續穿過小腸壁進入到血液中,在血液循環的過程中被送達身體各部分的器官和組織上,人體血液內的酒精濃度到達了高峰。

這個時候,身體在酒精的作用下,會出現發熱、發汗的癥狀,人體的心率會逐漸上升,大腦在酒精刺激下會釋放出更多的腎上腺素、皮質醇和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使飲酒者變得十分亢奮

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 天天要聞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進入血液的酒精,大約有10%會通過人體的呼吸和流汗排出體外,而剩下約90%的酒精,只能進入肝臟中,等待進一步被分解的命運。

人體的肝臟是如何分解酒精的呢?主要是通過肝臟內酶的反應來進行,總共包括三個步驟:

第一步,肝臟中的乙醇脫氧酶,會將酒精分解為乙醛;

第二步,肝臟中的乙醛脫氧酶將乙醛分解成乙酸;

第三步,脫氧酶將乙酸進一步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之後被人體排出。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完成「酒精分解三部曲」,有些人體內的乙醛脫氧酶含量較少,所以在第一步酒精分解成乙醛之後,無法進一步將乙醛分解,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大量的乙醛會滯留體內,引起臉部泛紅、噁心頭暈的癥狀,乙醛還會穿過各種器官、組織細胞的細胞膜,進入到細胞的內部,從中破壞掉細胞核內的基因,留下「癌變」的隱患

沒想到,喝一次酒在人體內竟然會產生這麼多的變化,那它又是如何讓我們「斷片兒」的呢?

02

酒精是怎麼讓人斷片兒的?

要知道,在人的大腦中,負責掌控記憶的部分叫作「腦顳葉」,在腦顳葉中有一個重要部分叫做「海馬回」,一般情況下,海馬回會和其他的神經細胞一起負責人腦記憶的工作,對一天的所見、所聽、所聞進行細緻的記錄。

但是,如果我們大量飲酒,酒精就會將顳葉麻痹,海馬回「居住」的環境受到影響,就無法繼續和其他腦細胞正常執行記憶功能,由此導致大腦的記憶能力下降,就無法正常進行記錄,因此就出現了酒後「斷片兒」的現象。

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 天天要聞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要注意的是,酒後「斷片兒」看似只導致記憶缺失,但如果長期「斷片兒」,危害可就很大了。

酒精屬於一種脂溶性物質,可自由地穿透血液與大腦;酒精經由血液循環進入大腦,會刺激損傷中樞神經系統,長期過量喝酒,酒精對腦部造成的損傷是不可逆的,飲酒者的記憶力也會越來越差。

飲酒過量,有百害而無一利,尤其是對於一些有基礎病的人群,不僅可能出現酒精中毒、誘發各種基礎疾病,嚴重的還會致

而對於孕婦群體,酒精甚至可以直接穿過胎盤作用於胎兒,導致胎兒發育過程中產生生長缺陷和智力損傷;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群體,他們還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酒精會損傷其神經系統,影響到大腦的正常成長發育。

事實上,想要避免「斷片兒」,唯一的方法就是少喝酒,甚至不喝酒

如果無法做到,那至少要做到:

飲酒時,不要同時喝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因為碳酸飲料里的成分會加快人體對酒精吸收,很容易引起醉酒;還有飲酒前建議吃點食物墊墊肚子,因為空腹飲酒時,人體血液吸收酒精更快,也容易喝醉。

當然,從健康角度考慮,能夠不攝入酒精是最好的!

審核:尹鐵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機場院區神經內科 副主任醫師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科普中國

元宵猜燈謎贏紅包活動

正在進行中

具體參與方式

↓↓↓

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 天天要聞

1.點擊「關注公眾號」

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 天天要聞

2.對話框輸入「元宵猜燈謎」

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 天天要聞

3.點擊鏈接,參與活動

喝酒後,大腦究竟發生了什麼?癌變、致死……看完還敢再喝嗎! - 天天要聞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圖片內容不授權轉載

原創圖文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冷空氣馬上影響,氣溫直降11℃,還有3場雨 - 天天要聞

冷空氣馬上影響,氣溫直降11℃,還有3場雨

上海今天是初夏體感最高溫可達32℃另外上海已發佈藍色大風預警外出的小夥伴們注意防風今天上海是多雲的天氣,白天氣溫將升至近期高點,最高氣溫在32℃附近,最低氣溫在18℃左右,全天溫差接近15℃,最好備件外套靈活穿衣。偏南風4~5級,陣風6級,沿江沿海地區風力更大。受冷空擴散影響,中午前後轉為偏北風,同時風力加大至...
五一出行別忘防「花蚊子」!預防這種病毒性疾病 - 天天要聞

五一出行別忘防「花蚊子」!預防這種病毒性疾病

五一假期將至,許多家庭已規劃好踏青出遊或探親行程。但您知道嗎?溫暖潮濕的春夏之交,正是蚊蟲活躍的高峰期,其中一種攜帶病毒的「花蚊子」,可能會成為旅途中的隱形威脅。這種「花蚊子」它能傳播一種病毒,叫登革病毒,感染這種病毒後輕則引發高燒、關節痛
走幾步路都「氣喘」,還能耐受肺癌手術嗎? - 天天要聞

走幾步路都「氣喘」,還能耐受肺癌手術嗎?

作為胸外科醫生,我必須強調:肺是呼吸的器官,切除肺組織必然會影響呼吸功能。 因此,在每台手術前,我們都會嚴格評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確保患者能夠耐受手術,並預判術後生活質量。 如果評....
「五一」天氣緊急提醒|輸入性沙塵又來了,這些地方受影響 - 天天要聞

「五一」天氣緊急提醒|輸入性沙塵又來了,這些地方受影響

注意,沙塵又要來啦!做好防護!5月3日,記者從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昨天(2日),青海海東、寧夏固原、甘肅蘭州、平涼等地出現起沙現象,我國北部地區PM10飆升,目前甘肅隴南等地受到沙塵影響,但以良為主。據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最新監測消息,預計隨着5月3日弱北風進入盆地,盆地偏北和中部地區(廣元、巴中、達州...
10個痛經,5個是這個病!千萬別再忍忍忍 - 天天要聞

10個痛經,5個是這個病!千萬別再忍忍忍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曹露婷 通訊員 陳丹近日,浙大二院婦科副主任醫師張偉江先後接診了3位因痛經被送到急診的女孩子,女孩子們都只有20多歲,且都有5年以上的痛經,卻都沒有重視,硬抗着從未做過檢查。其中一個女孩在痛到暈厥後,被家人送來浙大二院的
恭喜蕭炎拍死摘星老鬼,只可惜帥不過三秒!魔雨出生瞬間拿下蕭炎 - 天天要聞

恭喜蕭炎拍死摘星老鬼,只可惜帥不過三秒!魔雨出生瞬間拿下蕭炎

蕭炎正式上演出道以來最強裝叉現場,一掌大天造化掌竟然活活拍死摘星老鬼。只可惜這波裝叉帥不過三秒,剛剛滅殺摘星老鬼就被魔雨天尊盯上。魂殿九天尊果然強悍,即便蕭炎施展三千焱炎火也沒用,最後竟然被魔雨天尊單手擒下。畫面回到星隕閣大戰爆發之前,蕭炎還在努力復活葯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