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女士今年44歲,3個月前右眼慢慢出現視物模糊甚至是變形的情況,近日癥狀加重就診於西安交大二附院眼科鄭玉萍教授處門診。檢查眼底後懷疑其雙眼存在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脈絡膜病變,為其行視網膜OCT檢查得到證實。
據鄭玉萍教授介紹,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CSC)是一種脈絡膜視網膜疾病,導致特發性漿液性視網膜脫離,可導致視力下降和/或扭曲以及色覺異常。CSC的發病年齡可早至7歲,晚至83歲,發病高峰期為40-50歲。CSC分為急性(aCSC)和慢性(cCSC)。急性CSC被定義為神經視網膜的急性發作、圓頂狀漿液性脫離,導致的視網膜下積液(SRF)在3至6個月內自發完全消退,同時具有良好的視覺預後。
另外,可考慮高密度閾值下微脈衝激光治療、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等治療,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有待更多研究證實。慢性CSC患者可考慮削減劑量的PDT治療,或高密度閾值下微脈衝激光治療、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等治療等。不論aCSC或cCSC,伴發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時,可行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治療。鄭教授通過OCT及眼底血管熒光造影檢查確診周女士為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的同時,明確了其眼底滲漏點的位置,遠離黃斑中心凹,且3月余為自愈,周女士也為自己長久不愈的病情着急,於是為周女士進行視網膜滲漏點的視網膜激光(577nm)光凝封閉治療,治療後1月余取得良好療效。
那麼什麼人容易「中漿」?
1.「中漿」多見於20~50歲的青壯年,男性較女性高7倍以上。
2.對女性而言,「中漿」主要發生於年齡稍大的女性,並與妊娠相關。有研究報道妊娠相關的CSC最常發生在妊娠晚期,通常在分娩後自行消退。
3.使用糖皮質激素。全身、局部使用糖皮質激素的罕見不良反應是中樞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這種類型的脈絡膜視網膜病變與水腫形成有關,可以將視網膜與脈絡膜分開。
4.有研究表明A型性格者交感神經緊張,易發生情緒波動,血清中兒茶酚胺濃度高,更易發生「中漿」。
5.睡眠不足、壓力大、缺血、炎症、外傷、煙酒刺激等都屬於誘發因素。
該如何預防「中漿」?
1.盡量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少煙少酒,更不要酗酒。長期飲酒會導致脈絡膜血管擴張,從而增加液體滲出。
3.遇事冷靜,學會調整心態,控制情緒。巨大的情緒波動和經常暴怒,不止容易引發「中漿」,還容易引發一系列疾病。特別是孕婦本身屬於「中漿」高發人群,更要保持愉悅的心情。
4.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眼睛的防晒,避免長期對着電腦、手機。保持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平時多吃富含葉黃素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視力下降或視物變形,或視野色調出現異常,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眼科門診就診,排查相關疾病。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超 張黎娜
編輯:盆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