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自己快「陽」了,出現「幻陽症」怎麼辦?

2022年12月21日23:55:18 健康 1840

​很多人看到親友「陽了」後,開始擔心自己是否也已經中招:


總覺得咽痛、頭痛、肌肉酸痛;參照感染癥狀反覆比對自身狀況;忍不住測體溫和抗原;家裡明明有葯還繼續囤更多……

網友們把這種癥狀稱為「幻陽症」。

​總覺得自己快「陽」了,出現「幻陽症」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其實,
這是人們自我防禦的現象,屬於正常反應,是由於人對自身所處環境產生了未知、不可控的感覺,從而產生了焦慮。

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分析什麼是「幻陽症」,並教你如何科學應對。

受訪專家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三科主任、主任醫師 李獻雲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醫師 季建林


出現焦慮是正常現象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緒,面對疫情而焦慮,也是正常現象。


一項針對全球超過200萬人進行分析的研究顯示,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焦慮的發生率為35.1%。其中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屬於重度焦慮,四分之一的參與者出現輕度至中度焦慮。

年齡較小、女性、職業和收入因疫情波動較大、患基礎疾病、瀏覽過多疫情相關的新聞和資訊、獲得社會心理支持較少等人群,更易在疫情期間感到焦慮。

其實,從心理學專業來說,並不存在「幻陽症」這一說法。「幻陽」的出現,反映的是人在面對短期內疫情發展迅速變化,心理上出現的不適應狀態。

在調侃「幻陽」的背後,是大家對感染後未知情況的焦慮:比如,青少年擔心影響學業,中年人擔心工作、收入以及家中老人孩子是否會感染,老年人擔憂對身體狀況的危害等等。

怎麼判斷是否過度焦慮

三年抗疫過程中,大家都先後經歷過各種「不確定性」。面對未知的情況,擔憂、焦慮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就算經歷過再多,也仍然可能會出現。


如果缺乏對情緒的正確處理,可能就會從身體上產生替代反應:

  • 長期焦慮會以一種慢性、持續的刺激來影響和降低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增加病毒感染幾率以及多種疾病的發生。
  • 焦慮可能造成失眠,這種失眠不會是一兩晚,嚴重者可能會造成長達6個月甚至更久的失眠。
  • 當焦慮感來襲,體內應激激素就會增加,脈搏和血壓水平隨之上升,對心腦血管會產生負面影響。
  • 睡眠質量差、思慮過多,從而出現白髮、皮膚彈性差、皺紋早生等早衰表現。
  • 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工作、生活以及和他人相處的能力都會嚴重下降。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過度焦慮了?

美國杜克大學編製了一份焦慮自評量表(SAS),可以幫你初步判斷焦慮的輕重程度。


閱讀以下20個問題,根據你最近一個星期的實際感覺,選擇符合的答案。

​總覺得自己快「陽」了,出現「幻陽症」怎麼辦? - 天天要聞


按照中國常模結果,SAS標準差的分界值為50分,其中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註:僅供自評提示,不能作為診斷依據,有必要請前往醫生處諮詢。

如何擺脫幻陽症的困擾

因為害怕感染而帶來的過度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會降低人的抵抗力,給病毒可乘之機。生活中做好以下幾件事,幫你從容應對:

接納自己的情緒

北京回龍觀醫院臨床三科主任、主任醫師李獻雲表示,要接納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因為當下環境影響而產生正常的焦慮反應。


如果情緒上有一些小波動是正常的,不要小題大做,讓自己陷入更加糟糕的狀態。

負面情緒會影響食慾、睡眠,進而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是延緩康復。不管是否感染,都應該盡量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關注權威信息

尋找正規渠道的科普知識以及信息,學會獨立思考,辨別虛假信息,減少不安全感。

相信科學,不需要反覆測核酸或抗原,減少不必要的囤積、哄搶。

重建生活秩序

無力感、低落、頹廢,可能是源於無法改變目前狀況而產生的。我們可以先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好,來增加可控感。

比如,保持規律作息,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自己準備營養均衡的三餐,通過運動健身來管理身體等等。


嘗試冥想放鬆

試着通過冥想穩定自身情緒。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閉上眼睛,放空自己,讓自己進入放鬆狀態。還可以做些有氧運動,促進多巴胺的分泌,有助產生愉悅感。

和親友多溝通

積極的溝通,能幫助自己獲得支持感的心理能量。

對於獨居者來說,可能需要獨自面對感染之後的各種癥狀,難免會產生孤獨感。可以和家人或朋友打個電話,訴說自己的感受,來緩解負面情緒。

照顧好身體的同時嘗試自我安慰,告訴自己「扛過這幾天就會好」,或者想想康復之後去做一直想做的事等等,都有利於緩解特殊時期的情緒。

​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因為「幻陽」而盲目濫用藥物。如果通過以上方法都無法緩解目前的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或發現「幻陽」無法通過自行調節緩解,建議及時向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心理醫生求助。▲

​來源:生命時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聽一句勸:若不想血糖失控,這4種早餐最好遠離,再愛也別貪吃 - 天天要聞

聽一句勸:若不想血糖失控,這4種早餐最好遠離,再愛也別貪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醫生,我
必須馬上干預!肝硬化患者若出現這4種表現,可能正走向肝衰竭 - 天天要聞

必須馬上干預!肝硬化患者若出現這4種表現,可能正走向肝衰竭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醫生,我
糖尿病來不來,嘴巴最先提示!醫生直言:若有這4種異常別忽視 - 天天要聞

糖尿病來不來,嘴巴最先提示!醫生直言:若有這4種異常別忽視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你說,我
「控糖族」注意 這些「偽粗糧」升糖比大米更快 - 天天要聞

「控糖族」注意 這些「偽粗糧」升糖比大米更快

多數人都有這樣的認知:粗糧升血糖較慢,適當吃粗糧有利於控制血糖。事實上,粗糧是個大家族,並不是所有粗糧都有控糖效果,一些粗糧甚至是「偽粗糧」,它們升糖速度比大米、白面等細糧還要快。種類選不對升糖速度快吃起來口感糯糯的糯性穀物,比如大黃米、小
空調久未清洗 專家提醒吹前必查→ - 天天要聞

空調久未清洗 專家提醒吹前必查→

近日,全國多地氣溫逐步升高,不少人選擇開空調納涼。然而,四川成都市民李先生在開啟塵封一年的空調後,竟意外患上了嚴重的肺炎,左肺「白」了近一半,這是怎麼回事?吹3天空調感染軍團菌肺炎癥狀似感冒發燒吹了3天空調後,李先生出現肌肉酸痛、頭痛、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