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中老年人:少做「三件事」,不僅對健康不好,也容易招致疾病

2022年11月03日13:55:31 健康 1131

——「人啊,人老了,會得什麼病?」

隨着年齡的增長,機體細胞、器官逐漸衰老,機體免疫能力也逐漸減退,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疾病,如心血管病、三高問題等。

目前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有保證,生活方式健康與否是中老年人疾病高發的原因。

不良的生活方式會對身體造成永久的損害。另外,一些壞習慣可以從年輕時就一直持續下去。那麼,隨着年齡的增長,損害達到一定程度時,就容易患老年疾病。

提醒中老年人:少做「三件事」,不僅對健康不好,也容易招致疾病 - 天天要聞

提醒中老年人:不要做太多「三件事」。對健康不好,也容易招致疾病

1、清潔太勤

清潔自己可以讓自己感覺清爽,但其實過度清潔的話皮膚容易乾燥,乾燥的話會分泌很多油脂。

過度的清潔會給皮膚增加負擔,也可能引起皮膚問題。對老年人來說,如果洗得太多,皮膚表面的天然屏障被破壞,皮膚對細菌的抵抗力就會降低。另外,一些老年人新陳代謝緩慢,不需要洗澡。

2、運動太勤

常言道:「生命在於運動」,適度的運動才適合中老年朋友。

一是因為中老年人的膝關節經過幾十年的磨損,不能耐受太頻繁的運動,運動過度會引起膝關節不適,導致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因為中老年人的骨量減少。運動可以增加骨量,但過度運動會增加跌倒、受傷的概率,骨頭也會變弱。

提醒中老年人:少做「三件事」,不僅對健康不好,也容易招致疾病 - 天天要聞

3、為了補充能量太勤奮了

「到了中年迫不得已,只能往保溫杯里倒入枸杞」。很多中老年人買很多健康食品。我甚至認為如果健康食品吃得足夠多,吃得足夠多的話就會健康。但是,不管吃多少健康食品,最好在飲食上下功夫,搭配葷素,保持營養平衡。

另外,一些中老年人在吃藥的時候也不忘吃健康食品。這樣吃的話,只會讓肝臟越來越「脆弱」。所以,「保健品」不要補得太勤,也不要只盯着保健品看。

為了自己的健康,調整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自己的不良習慣比什麼都重要。

除此之外,中老年人要注意三大容易發病的疾病。

第一、糖尿病

糖尿病來源於血糖長期未得到良好控制,也有一定的遺傳因素。

糖尿病對人體危害較大,不僅可導致糖尿病足,還可導致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死等併發症,一旦發生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

第二種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不僅是健忘的,而且只是認知能力的一部分。隨着病程的發展,患者不認識親人,不認識路人,遇到危險也無法迴避。

到目前為止,阿爾茨海默病無法治癒,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也適用於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發現,用藥可減輕癥狀,延緩病程。

第三,骨質疏鬆

普通人體骨骼非常硬,與縱向拉力強度比較強,人體骨骼比花崗岩硬。但骨骼隨着年齡增長變得脆弱,最脆弱的時候一個噴嚏就能使肋骨、腰椎骨折,尤其是骨量流失較快的中老年人。所以骨骼的養護非常重要,儘快補鈣,多散步也能很好地養護骨骼。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着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絡,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 天天要聞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了一則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並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 天天要聞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來源: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責編:雷斑努 虞有琪審核:張崇喜 們文傑往期回顧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遊指南面對暴雨,這些知識要牢記「馬路市場」退市 芒市山貨交易有了「新家」「700開頭」 15位電話號碼要來了!@芒市創業者,市婦聯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