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是中醫理論中的一種說法,但是陽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如果按通俗的說法,陽氣就好比是太陽,它對我們人體可以起到「溫養」的作用。當人體有充足的陽氣,看上去就會顯得很精神,充滿活力,做起事來也會身手敏捷,幹勁十足。如果身體中的陽氣不足了,人的身體就會慢慢垮掉,健康就會受到嚴重影響。
這也就是說陽氣是我們生命的根本,不論是工作、運動還是情緒,這些生命活動都需要身體中有足夠的陽氣。同時,陽氣還能調節機體內外平衡,幫助抵禦、祛除病邪。
那麼,體內陽氣不足的人,通常會有哪些表現呢?
◎食欲不振
一個人體內陽氣不足,日子久一點,脾胃運化功能就會開始下降,消化能力減弱了,胃口會變差,容易出現食欲不振。
◎容易感冒
人們出現陽氣不足的情況,抵抗力在比較短的時間裏會開始下降,免疫力受到影響,就容易患上感冒。所以,人之所以會感冒,並不一定是病毒侵襲,還有可能是陽氣不足所引起的。
◎手腳冰涼
上病已經說過了,身體中的陽氣就像太陽一樣,當陰天時,人們感覺不到陽光,所以身體就會變得變冷,但太陽出來後又會感覺身體暖烘焙的。陽氣就是這樣的道理,一個人體內陽氣充足,就算穿得少也不會覺得冷,而陽氣出現不足時,就算是在炎熱的夏天,手腳也都是冰涼的。
◎胃部發冷
陽氣不足的人,胃部會有些發冷,如果經常吃一些寒涼性的食物,就有可能引發腹痛、腹瀉,反過來又會消耗體內陽氣。
現在進入了深秋,馬上就要迎來冬天,而大自然在這樣的季節會處於一個「陰盛陽衰」的狀態,人也不例外。所以,在這樣的季節,人們的養生重點應該是「固陽治寒」。只有想辦法扶助人體陽氣,才能夠幫助身體祛寒驅邪,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或許冬季能少生病。
那麼,在秋冬季節該如何溫補陽氣呢?以下4個「護陽大法」,不妨嘗試一下:
1、適當食補
中醫認為,日常一些食物有助於提升身體陽氣。比如蔬菜當中的菠菜,韭菜、豆芽菜、洋蔥等,不僅可以幫助補肝血,益腎氣,疏肝氣。肉類中也有一些溫熱性的,比如說羊肉、狗肉等。
2、多曬太陽
陽氣就像太陽一樣溫暖柔和,當身體陽氣不足時,經常曬太陽可以促進鈣質吸收、合成,還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如果能夠多曬背部,對於提昇陽氣有更大的作用。
因為我們背部是督脈經過的部位,督脈主一身的陽氣,通過曬後背,可以刺激督脈,有效提升身體的陽氣。
不過,曬太陽也要特別注意,避免炎熱的天氣,眼睛也不能直視太陽,每天曬太陽的時間大約在20分鐘左右,曬完太陽之後要記得喝上兩杯溫開水。
3、多泡腳
大家都知道足腎經起於足底,同時,腳底還有多個臟腑的反射區,在泡腳的時候,熱水會刺激到這些反射區,不僅能調節臟腑功能,還可以補腎提陽氣。
泡腳時水溫要保持在42度左右,每次泡15分鐘左右。
4、常運動
想要提升身體陽氣,可以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適當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通過經常鍛煉,可以增強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有效改善陽氣不足。
尤其在秋冬季節,要堅持鍛煉,每天鍛煉時間要在40分鐘左右,每周鍛煉5天左右,長期堅持,身體陽氣會更充足,身體素質會更好。
註: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