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2022年10月09日11:17:40 健康 1499


從1989年到2018年,我國增速最高的癌症,是「腸癌」,數據是700%。世衛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全球2020年癌症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新發56萬例,居惡性腫瘤數的第二位,當年因結直腸癌有29萬人離世。結直腸癌的城市患癌率明顯高於農村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總體上看,有2個趨勢:

一是結直腸癌發現晚了,很多人直到中晚期才檢出;

二是向年輕化發展,本該40歲以上才多見的癌種,二、三十歲的病例越來越多。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醫學上對結直腸癌具體發病原因還沒有完全搞明白,公認的因素有遺傳、環境、飲食習慣等。但能讓一個過去很少聽說的癌症,不長時間發病率如此之高,人們一般都習慣從衣食住行方面找原因,很快就盯上了「外賣」。

這些年外賣飛速發展普及,只要有條件的鄉鎮,慢慢也出現了送外賣的,外賣以方便、快捷、可口為突破口,深受中青年群體青睞,但長期吃外賣,有幾個明顯隱患: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1、以澱粉類主食為主,新鮮蔬菜比例低,綠葉蔬菜不足,既使血糖升高了,又讓膳食纖維不足,維生素攝入受影響。

2、食材品種單一,蛋白質供應不夠不,營養不達標,並不頂餓,有的上班族常備零食充饑。

3、批量製作,原料和食材新鮮度不能保證,油脂含量高,存在脂肪酸比例不合理的問題,而且微生物超標風險大。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不少人認為,長期吃外賣,衝擊最多的就是消化系統,腸胃的問題慢慢出現,誘發腸道出現炎症、息肉,開啟向腸癌的進階之路。聽起來確實有道理,是不是這樣的呢?

研究顯示,80—95%的結直腸癌,由腸息肉演變而來,整個過程需5年以上,但個體差異有所不同。腸息肉最多見於大腸部位,在腸黏膜出現隆起的疙瘩狀病變,分兩種: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一種是炎性息肉,它由腸道增生性炎症引起,惡變成腸癌的幾率很小。

另一種是腺瘤性息肉,屬於癌前病變,又分成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和混合腺瘤三種,管狀腺瘤病變率約1%—5%,絨毛狀腺瘤癌變率是管狀腺瘤的10倍以上。

而產生腺瘤息肉的原因,或者說腸道癌前病變的原因,已查明的原因有遺傳、慢性炎症反覆刺激、不良生活習慣、長期便秘或腹瀉等。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但遺傳的腸癌,一般是四五十歲以後才出現,隨着腸癌逐步年輕化,二十、三十多歲就出現腸癌的,基本離不開腸道炎症、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比如:

1、長期飲食結構不當,攝入高脂、高蛋白的食物過多,植物類食物太少,導致體內長期缺乏維生素、胡蘿蔔素、纖維素等,而且腸道無法分解和吸收過多的蛋白質和脂肪,它們就會成為腸道癌變的催化劑。

2、經常吃燒烤、油炸或熏制類食物,它們的共同點是能迅速勾起食慾,但含有的苯並芘、甲類芳香胺,是結直腸癌的重要誘發因素。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3、腸道內長期存在炎症,反覆發作,患腸癌的風險也增高。

4、肥胖、熬夜、不規律作息、煙酒等因素,降低免疫力,刺激腸黏膜異常增生,為腸癌創造條件。

所以,有效堵住可能出現腸息肉,誘髮結直腸癌的因素,是我們需要高度關注和糾正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外賣能不吃就不吃,能少吃就少吃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對於上班族,與其天天吃外賣,不如在家做好飯菜,帶到單位,單位有加熱設備的就加熱,沒有的就用保溫容器,這樣起碼源頭上食物有保證。

為了排除腸癌的高危因素,還需要這麼做:

1、用腸鏡定期篩查,查一次最少管5年。發現腸息肉,要擇機切除,50歲以上的人,都要篩查。

「腸癌發病多」與「長期吃外賣」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 天天要聞


2、息肉會複發,切除息肉之後不是一勞永逸,要做好定期複查

3、結直腸癌高風險人群,含結直腸癌家族史、本人癌症病史、腸息肉病史、長期便秘或腹瀉、有黏液血便的,要注意儘早篩查。

4、有膽道疾病史、切除了膽囊闌尾的,要注意定期檢查

總之,想要減少和避免腸癌,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認真進行腸癌篩查。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甘肅省健康氣象風險提示 - 天天要聞

甘肅省健康氣象風險提示

點擊上方藍字「隴原健康」關注我們 風險提示甘肅省氣象服務中心、甘肅省疾控中心於2025年05月08日11時發佈甘肅省健康氣象風險提示:預計5月8日白天至9日白天,受大風沙塵天氣影響,武威、蘭州、白銀、定西、天水、平涼、慶陽、甘南、臨夏等州市空氣中顆粒物濃度明顯增多,其中武威北部、白銀、平涼北部、慶陽北部對人體健康...
白衣執甲踐初心 仁心創新鑄芳華——記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王剛琴 - 天天要聞

白衣執甲踐初心 仁心創新鑄芳華——記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王剛琴

點擊上方藍字「隴原健康」關注我們 編者按:星火成炬,照亮健康之路;微光成河,奔涌大愛隴原。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省醫務工作者以生命為尺、以使命為舵,在黃土高原上書寫着新時代的「醫者答卷」。他們用聽診器丈量民情,用手術刀鐫刻初心——田間炕頭的躬身問診,是「人民至上」的生動註腳;無影燈下的徹夜奮戰,...
太離譜!婦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為何屢見不鮮? - 天天要聞

太離譜!婦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為何屢見不鮮?

水論文,真敢寫,也真敢發!最近,一大波學術論文因為性別常識錯誤上了熱搜。什麼「婦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一次比一次離譜,網友們調侃「醫學奇蹟」,但我看到的卻是整個學術鏈條的失守和學術尊嚴的坍塌。
睡不着時閉目養神,算不算有效休息呢? - 天天要聞

睡不着時閉目養神,算不算有效休息呢?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或者壓力比較大時會出現入睡困難、失眠等情況當睡不着時閉目養神算不算有效休息呢?閉目養神真的有效果嗎?閉目養神就是在安靜清醒的情況下,保持「什麼都不想」的狀態。有研究發現,閉目養神時,大腦不積极參与對外界的反應,這時腦電波表
大幅提升醫生診療效率,中山醫院聯合聯影發佈六大醫療智能體 - 天天要聞

大幅提升醫生診療效率,中山醫院聯合聯影發佈六大醫療智能體

當醫學前沿與人工智能在元宇宙賽道相遇,會迸發出怎樣的變革火花?今天,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辦的《元宇宙醫學》創刊一周年暨醫學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研討會上,中山醫院發佈六大醫療智能體,為醫療行業描繪出一幅「全場景智能化」的未來圖景。為打造衛生健康領域「國之重器」,中山醫院與聯影自2023年開始,共同研發具有...
60歲老漢自製藥酒,竟然和楊過中了一樣的毒 - 天天要聞

60歲老漢自製藥酒,竟然和楊過中了一樣的毒

現實世界裏竟然真的有人中了金庸小說中楊過中的「情花毒」……△電視劇《神鵰俠侶》視頻截圖近日江蘇淮安漣水60歲的老杜聽信偏方將曼陀羅花搗碎浸泡於白酒中密封保存兩周後他在家喝了三兩藥酒結果出現手舞足蹈、胡言亂語以及瞳孔放大、心律失常胸悶氣短等症
想要減重去哪裡?「四川省健康體重管理資源地圖」告訴你 - 天天要聞

想要減重去哪裡?「四川省健康體重管理資源地圖」告訴你

超重肥胖不僅影響體態儀錶和心理健康,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多種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已成為威脅全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為推進落實健康中國——健康體重管理行動,我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積極響應國家衛生健康委倡議,加快推進健康體重管理服務陣地建設,努力為群眾提供體重監測管理及肥胖症診療服務。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