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哈欠會傳染」這一理論已經研究了數百年。那麼到底為什麼要打哈欠?打完哈欠後又為什麼兩眼淚汪汪?
打哈欠是一種「傳染病」
人從出生之時起,一直至生命的終止都會打哈欠。而動物亦是如此。
簡單地說,打哈欠是一種「傳染病」,只要身邊有人在打哈欠,我們就會不自覺地跟着打,不管當時自己困不困。
事實上我們在交流的過程中,就會模仿別人一些表情、動作、情緒和行為方式,這種特有的複製現象稱為「無意識模仿」。
而打哈欠的「傳染性」也是無意識模仿的產物。
一次打哈欠的時間大約為6秒鐘,在這期間使人閉目塞聽,全身神經、肌肉得到完全鬆弛。
因此可以認為,打哈欠使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最好的休息,對人體具有重要的生理保護作用。
在一項研究里,參與人員在狗面前打哈欠,結果顯示有72%的狗也開始打哈欠。
也就是說,除了同類之間的相互傳染,不同物種之間也會有這樣的反應。
比如:就像你家養的小貓咪,它看着你打哈欠,那麼它也會跟着你打哈欠。
有人認為,打哈欠是一種催眠法。
就是想要讓你進入一個睡眠狀態,往往是哈欠不斷,以提醒人體,表示大腦已經疲勞,需要睡眠休息。
但有人認為,打哈欠其實是大腦的一種冷卻機制。打哈欠之前,大腦的工作溫度「過高」,所以通過氣體熱交換的方式來冷卻一下。
打哈欠可能是一種腦袋冷卻法?
對於打哈欠原因的不同解釋,使得這件事情的處理結果很有爭議。
在此還有人認為打哈欠是因為缺氧。
而根據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結論,也認為打哈欠是為了給大腦降溫,進而保持大腦的健康和清醒。
他們認為,打哈欠時吸入的冷空氣會迅速降低面部血液的溫度,進而冷卻大腦。由於人在疲勞時會導致大腦溫度上升,因此就必須通過打哈欠來給大腦降溫。
打哈欠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嗎?
打呵欠可以促進深呼吸,改善血氧飽和度,使大腦細胞和身體細胞得到更多的氧氣。
除此之外呢,還可以增強反應速度,讓思維更加活躍,提高判斷力,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老打哈欠也不行。
經常打哈欠有可能是腎虛所導致的。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當患者出現腎虛癥狀時,容易導致全身氣血運行不暢,使機體無法得到氣血充足的滋養,引起患者出現乏力、疲倦的癥狀,可導致經常打哈欠。
但也不能排除是由過度勞累所導致。若患者癥狀嚴重可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自身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治療。
值得一提的是,在打哈欠中千萬不要用力過猛。
我們來看幾則案例,
2017年11月21日,中廣網稱:
一位30歲男子打個哈欠險些喪命。在一天晚上本來在家看電視突然打了個哈欠,沒想到由於嘴巴張得太大了,下巴竟然脫臼了,令他無法呼吸。
好在及時就醫,才把他的下巴安回原位。
2020年7月31日,據環球網稱:
一位23歲的小夥子,在值夜班時感到困意,僅僅一個哈欠,肺「炸」了出血2000毫升。
好在及時發現,經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診斷為自發性血氣胸,後經急救病情好轉已康復出院。
這無不在告訴我們打哈欠時也是有危險的。
要正確地打開打哈欠方式,不要用力過猛導致下巴脫臼以及出現某些危險。
為什麼在打哈欠時會流淚呢?
人的眼淚時時刻刻都在分泌,在眼球表面流動。人在打哈欠的時候嘴巴張得很大,為的就是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氧氣。
隨着打哈欠的動作一股氣體有力地從嘴巴呼出。面頰部、舌和咽喉部肌肉緊張收縮,這時口腔及鼻腔的壓力增大。
鼻腔壓力增高的結果就會一時性地阻擋鼻淚管排泄淚水的工作,「下水道」不通,淚水流不下去,積在眼睛裏的淚水就越來越多。就會兩眼淚汪汪的,最後奪眶而出,流到臉上來了。
其實,不僅打哈欠會流眼淚,人在大笑時,也會引起這樣的流淚,道理也都是相同的。
總而言之,打哈欠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對於那些時常哈欠連天的人來說,這樣的哈欠可能是在提示你要趕快調整作息,補充睡眠。
因此,看到這的夥伴們如果困了,那就去休息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