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是指原發性非外傷性腦實質內出血,也稱自發性腦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血壓合併細、小動脈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腦動靜脈畸形、動脈瘤、血液病、梗死後出血、腦澱粉樣血管病、煙霧病、腦動脈炎、抗凝或溶栓治療、瘤卒中等。
腦出血常見於50歲以上病人,男性稍多於女性,寒冷季節發病率較高,一般無前驅癥狀,多在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突然起病,發病後癥狀在數分鐘至數小時內達到高峰,血壓常明顯升高,並出現頭痛、嘔吐、肢體癱瘓、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和癇性發作等。
腦出血最主要的誘因就是高血壓,但並沒有統一的血壓,標準如果到達某個數值,就必然會引發腦出血,而使用阿司匹林的獲益與風險是並存的,在整體患病風險來評估,不能簡單只看用藥風險。
01
高血壓的定義、分級及危險分層是什麼?
我國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成年人平靜狀態下,暫時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按血壓值分為1、2、3共3級,危險性分為低危、中危、高危、很高危4層。
高血壓的標準是根據臨床及流行病學資料界定的,我國高血壓的定義為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真實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根據血壓水平將高血壓分為1~3級。
正常血壓是收縮壓<120mmhg和舒張壓<80mmhg,正常高脂血壓是收縮壓120~139mmhg和舒張壓80~89mmhg,一級高血壓是收縮壓140~159mmhg和舒張壓90~99mmhg,二級高血壓是收縮壓160~1179mmhg和舒張壓100~109mm。
三級高血壓是收縮壓≥180mmhg和舒張壓≥110mmahg,還有一類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指收縮壓≥140mmhg系和舒張壓小於90mmhg,高血壓的危險分層,從指導治療和判斷預後的角度,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心血管危險分層分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
具體危險分層標準根據血壓升高水平,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糖尿病靶,器官損害及併發症情況,如高血壓一級沒有危險因素的,為低危,高血壓一級有1~2個危險因素或高血壓2級有兩個以下危險因素的,為中危。
高血壓1級、2級有3個以上危險因素,或者高血壓3級沒有其他危險因素的,為高危,高血壓1級、2級出現了臨床合併症或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壓3級只要有危險因素或合併症或糖尿病的,都屬於很高危。
心血管的危險因素,主要有年齡、糖耐量受損、血脂異常、早發心臟病家族史、腹型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等,靶器官損害,主要有左心室肥厚、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微量白蛋白尿等,伴隨臨床疾病,主要有腦血管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周圍血管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
02
什麼程度的高血壓,最容易發生腦出血?吃阿司匹林會增加危險嗎?
血壓高於多少會導致腦出血並沒有確切的標準,會不會導致腦出血,要看個人身體情況,比如血管彈性,基礎疾病,年齡等因素都會有影響,通常情況下,有高血壓病的患者腦出血的風險會增大。
超過180/110mmHg以上,是三級高血壓病,腦出血的風險大大升高,一般腦出血會有前期癥狀,比如頭暈、頭痛、頭脹、噁心,嚴重的患者會出現嘔吐。
高血壓患者若血壓處於劇烈波動狀態(一天之內多次測量壓力值差別大)、血壓長期處於高值狀態、精神壓力持續較高、經常喝酒、熬夜,或合併動脈瘤、先天性血管畸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危險因素,都可能會誘發腦出血。
03
高血壓吃阿司匹林會增加危險嗎?
很多人都有服用阿司匹林的習慣,因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阻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可預防腦梗心梗的發生。
研究發現,大劑量阿司匹林,可增加腦出血的概率比較顯著,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所用的是小劑量阿司匹林,大約會增加0.02%的腦出血概率,但對疾病的預防可產生14%左右的獲益。
阿司匹林增加的出血性風險,主要指消化道出血對腦出血影響極小,造成腦出血的直接原因是高血壓,而不是阿司匹林,有高血壓的人如果不能穩定,把血壓控制在160mmhg以下,不建議服用阿司匹林。
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時候,需經醫生評估,只有心腦血管風險性高的人才需服用,一般來說,如果沒有發生腦梗塞,心肌梗死、冠心病,頸動脈狹窄程度小於50%等疾病的人,不建議服用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