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18-44歲居民身高顯著增加

2022年07月01日06:03:22 健康 1192

原標題: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18—44歲居民身高顯著增加(引題)

吃得更營養 國人更健康(健康直通車(第93站))(主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王美華

「民以食為天」,人們的幸福感也體現在一日三餐里,食物的影響日積月累,改變着人們的體格和健康狀況。「吃得營養」「吃得健康」關係到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健康,居民的營養狀況也是反映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民健康素質的重要指標。黨的十八大以來,隨着健康中國建設的推進,我國營養健康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編 者

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18-44歲居民身高顯著增加 - 天天要聞

貴州省從江縣剛邊壯族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在吃營養餐。羅京來攝(人民視覺)

大力推進國民營養計劃

居民營養健康意識不斷增強

近年來,吃飽對於國人而言已不再是問題,然而各類「隱形營養風險」卻凸顯出來: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消費過度增加;奶製品攝入不足,鹽攝入過高;膳食纖維、礦物質等有益營養成分攝入不足……隨着健康意識和營養需求明顯提升,群眾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註重和關心營養問題。

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司長劉金峰介紹,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國民營養計劃和健康中國合理膳食行動。在政策標準引導方面,發佈67項營養健康標準,組織修訂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制定發佈嬰幼兒配方食品系列食品安全標準,引領和促進食品產業營養化轉型;在改善專業服務方面,建設區域性營養創新平台,結合各地優勢和產業格局,支持研發營養健康產品,建設營養健康餐廳、營養健康食堂、營養健康學校和臨床營養科室,培育營養專業人才,提供營養專業服務;在普及營養知識方面,組織編寫國民營養科普叢書,每年舉辦全民營養周和中國學生營養日主題活動,開展對母嬰、兒童、老年人、職業人群、慢性病患者等營養膳食指導,採用多種途徑對群眾關心、健康相關的營養問題給予解疑釋惑,提升營養健康知識可及性。

監測結果顯示,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城鄉差異逐步縮小。2020年我國18—44歲居民身高分別為男性169.7厘米、女性158.0厘米,比2015年分別增加1.2厘米、0.8厘米。農村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由2015年的11.3%下降至5.8%。人均每日烹調用鹽9.3克,比2015年下降1.2克。與此同時,定期測量體重、血壓、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標的人群比例顯著增加,居民營養健康意識不斷增強。

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18-44歲居民身高顯著增加 - 天天要聞

拉薩市實驗小學東城分校的小學生在享用營養午餐。張汝鋒攝(新華社發)

改善兒童、嬰幼兒營養

促進「幼苗」健康茁壯生長

「兒子在學校能吃上雞腿、牛排,還有紫菜湯白菜湯……」從老家雲南昭通到昆明打工的宋得春是一名外賣騎手,在他的記憶里,小時候一早就要把摻着玉米面的米先煮熟,再把飯炒好,用舊罐頭瓶裝着帶去學校。如今兒子的校園生活與自己的童年完全不同,宋得春感到很欣慰。

這樣的改變,源於我國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從2011年開始,我國啟動該計劃,為義務教育階段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從最初的每學習日每人補助3元增加到現在每學習日每人補助5元,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資金1968億元,每年惠及約3800萬學生。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介紹,近年來我國開發學生電子營養師等營養配餐平台,編製學生餐營養指南、學齡兒童膳食指南等標準指南和系列科普書籍,開展系統培訓,逐步提升基層疾控中心、教育部門、學校、供餐人員等配餐的營養知識水平,學生的營養健康知識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2012年起,我國啟動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6—24月齡的嬰幼兒每天提供1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的營養包。同時,開展兒童知識的宣傳和看護人餵養的指導諮詢活動。該項目依託婦幼健康系統的縣鄉村三級網絡,開展營養包發放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有效提高了項目覆蓋率、營養包發放率,科學餵養知識也得到廣泛普及。截至2021年,該項目已實現對832個原國家級的貧困縣的全覆蓋,累計受益的兒童人數達到1365萬。

「這個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了貧困地區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促進了兒童生長發育,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和歡迎。」丁鋼強介紹,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也對該項目給予高度評價,YYB(「營養包」的拼音首字母縮寫)已經成為專有名詞,在國際社會具有廣泛影響力。

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18-44歲居民身高顯著增加 - 天天要聞

在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薛閣街道馬園社區老年食堂,老人們正在享用午餐。張延林攝(人民視覺)

培養群眾身邊的營養師

打通營養健康落地最後一公里

「既想少油少鹽少糖,又想盡享菜肴美味,怎樣做才能兼顧美食與健康?中國註冊營養師為您解答……」今年全民營養宣傳周期間,不少註冊營養師通過線上直播分享合理膳食相關知識,為群眾答疑解惑,掀起了一輪營養知識和健康理念的科普熱潮。

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的營養健康訴求日益強烈,而膳食營養平衡是一門科學,需要營養師等專業人才提供服務。我國一些高等院校開設了營養課,一些醫院也設立了營養科,但相較我國14億多人口龐大的營養需求,營養師、健康管理師等相關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仍然突出。大力培養營養人才,保障全社會營養傳播的科學性和營養干預的權威性,對促進全民健康至關重要。

「培養群眾身邊的營養師,方能打通營養健康落地最後一公里。」丁鋼強介紹,《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之合理膳食行動指出,要「每萬人配備1名營養指導人員」,目前已經印發《關於營養指導能力提升培訓試點考試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等12項文件,謀劃基層衛生人才培養, 目前已有27省(區、市)啟動試點工作。《基本醫療衛生和健康促進法》強調「開展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營養改善行動」,在托幼機構、學校、養老機構、食品企業、餐飲單位等重點場所配備專(兼)職營養指導人員,具體對幼兒、中小學生、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便捷的營養指導服務。

「我國高度重視營養人才的培養,多措並舉加強營養人才梯隊建設。」丁鋼強指出,相關部門組織疾控人員營養專業技術常態化培訓,加強高等院校營養學科及人才建設,發展註冊營養師、營養技師、公共營養師等不同層次人才的培養策略,培養中堅力量。同時組建權威國家專家隊伍,2021年成立國民營養健康專家委員會,彙集營養、農業、醫學、食品等多領域200名專家,科學指導營養健康工作。

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18-44歲居民身高顯著增加 - 天天要聞

鏈接

讀懂營養標籤里的「密碼」

如何科學解讀營養標籤?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

營養標籤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營養成分表、營養聲稱、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營養成分表

營養成分表往往有三列數據:第一列數據說明該食品主要含有營養素的種類;第二列數據,反映的是每100克食品或100毫升或每份食品里各種營養素的含量;第三列數據是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數,即每單位該食品中(100克或100毫升或1份食物)某種營養素的含量占「每日所需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例如某食品的蛋白質NRV為14%,就意味着吃100克該食品,可以滿足一天蛋白質需要量的14%。

在營養素種類里,現行標準必須標示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其他成分如鈣、鐵、維生素等信息由企業自願標識。

每100克食品中蛋白質含量≥12克或每100毫升食品中蛋白質含量≥6克,則該食品可以聲稱「高蛋白」。

每100克食品中脂肪含量≤3克或100毫升食品中脂肪含量≤1.5克,則該食品可以聲稱「低脂肪」。

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糖含量≤0.5克,則該食品可以聲稱「無糖」。

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中鈉含量≤120毫克,該食品可以聲稱「低鈉」或「低鹽」。

每100克食品中鈣含量≥30%NRV或每100毫升食品中鈣含量≥15%NRV,該食品可以聲稱「高鈣」或「富含鈣」。

營養聲稱

營養聲稱是對營養成分水平高或低、有或無的說明。不同食品可以根據營養素含量的特點做各種聲稱,如高蛋白、低脂、無脂、低鈉、無鈉、低糖或無糖等,相應的聲稱都有嚴格的標準規定。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

營養成分功能聲稱是指某營養成分可以維持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聲稱。例如,高鈣餅乾可以使用「鈣」的功能聲稱:有助於骨骼和牙齒更堅固。營養標籤標準中對每種營養素功能的聲稱都有嚴格的標準用語,不能更改一個文字。

讀懂標籤中提示的食品營養特性,就可以根據健康需求合理選擇食品。例如,高血壓患者更關註標簽里的鈉含量,可以選擇低鈉、無鈉食品;糖尿病患者更關注糖的標識。如果想減重,可以關註標簽里能量的標準,選擇低能量、無能量的食品……這就是營養標籤的作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