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睛明穴

2022年06月30日03:25:07 健康 1363

睛明穴屬足太陽膀胱經,是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陽蹻脈、陰蹻脈的交會穴。具有泄熱明目、祛風通絡之功效。根據其穴性,現臨床常用於治療西醫學中的急(慢)性結膜炎、視神經炎淚囊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炎角膜炎電光性眼炎、早期輕度白內障、近視、遠視、面神經麻痹、心動過速、急性腰痛等。

本穴首見於《針灸甲乙經》:「目不明,惡風,目淚出憎寒……眥癢痛,淫膚白翳,睛明主之」。睛即眼睛,明即明亮,此穴在眼區,有明目之功,故名睛明。別名:目內眥、淚孔、淚空、精明、淚腔。

【定位】

在面部,目內眥內上方眶內側壁凹陷中,見下圖

每日一穴——睛明穴 - 天天要聞

圖來自梁繁榮王華主編的中醫藥院校規劃教材針灸學新世紀第四版

【解剖】

在眶內緣瞼內側韌帶中,深部為眼內直肌;有內眥動、靜脈和滑車上下動、靜脈,深層上方有眼動、靜脈本干;布有滑車上下神經,深層為眼神經,上方為鼻睫神經。

【針刺時針尖經過組織】

皮膚→皮下組織→眼輪匝肌→上淚小管上方→內直肌與篩骨眶板之間。

【取穴方法】

正坐仰靠位或仰卧位。目內眥內上方眶內側壁凹陷中取穴。

【主治病證】

1、目赤腫痛、流淚、視物不明、目眩、近視、夜盲色盲、乾眼症等目疾;

2、急性腰扭傷、坐骨神經痛

3、心悸、怔忡。

【操作方法】

囑病人閉目,醫者押手輕推眼球向外側固定,刺手緩慢進針,緊靠眶緣直刺0.5~1寸。遇到阻力時,不宜強行進針,應改變進針方向或退針。不宜作大幅度提插、捻轉。局部酸脹,針感可擴散至眼球及周圍,出針時注意用棉球按壓針孔片刻,避免造成內出血。針具宜細,消毒宜嚴。禁直接灸。

【常用配伍】

1、配承泣、上明,治視神經萎縮。

2、配合谷、四白,治目生翳膜。

3、配合谷、風池,治結膜炎、目赤腫痛、目癢。

4、配肝俞、光明、四白,治近視、散光

5、配球後、光明、風池、太沖,治青光眼

6、配瞳子髎,治外斜視

7、配合谷、太沖,治內斜視

【日常保健】

睛明穴是護眼重要穴位之一,經常按揉睛明穴,有助於放鬆眼睛周邊組織,減輕眼部乾澀,舒緩視疲勞。具體方法:用拇指或食指指腹同時按揉雙側睛明穴100~200次,可每天堅持。按揉前要洗凈雙手,以免手上的細菌污染眼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