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身體健康一樣,心理健康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心理健康與人們的言語、行為、情緒和心理有關。良好的精神可以幫助大家獲得更好的生活體驗並保持精力充沛,它可以幫助人們克服困難,以積極的方式應對生活中的問題。
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可以定義如下:「心理健康是心理在面對困難情況時能夠正常、有效和靈活地發揮作用,同時仍然能夠自己找到平衡的能力。」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每年有80.4萬起自殺事件。其中近 80% 與精神健康障礙有關,其中抑鬱症最為常見。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生物學、生活習慣和環境影響。
心理健康可以由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和社會工作者進行評估。然而,只有精神科醫生可以通過開藥與其他心理療法相結合來治療精神問題。
常見的精神疾病
- 雙相情感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的特點,是抑鬱發作與躁狂發作交替出現。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會經歷極度精力充沛、健談和活躍的時期;但隨後可能會陷入悲傷、絕望、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的時期。
- 持續性抑鬱症:當抑鬱癥狀持續超過 2 年時,一個人被診斷為患有持續性抑鬱症。雖然這是一種輕度的抑鬱症,但它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導致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它可能使其他人誤解抑鬱症患者的性格,使人際關係緊張或難以工作或學習。
3、廣泛性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是一種持續焦慮的狀態。一個人可能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情況下患有廣泛性焦慮症,表現出對一切事物的持續擔憂,即使沒有理由擔心。他們可能非常害怕自己或親人生病、發生事故或死亡。廣泛性焦慮症可以阻止一個人完成日常任務。
4、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也稱為社交焦慮症,會使人害怕和擔心除親人以外的人在場的所有情況。他們非常害怕別人的眼睛,害怕被評判和批評。結果,他們經常發現很難見到陌生人,也很難避免會面或擁擠的地方。
5、強迫症:患有強迫症 (OCD) 的人有持續和重複的想法或行為。這些想法和行為是相當死板的,強迫他們去執行,否則會很不舒服。 在很多情況下,強迫症患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合理的,但他們自己卻無法阻止或改變。
二、如何促進心理健康?
1、做運動
運動是增加身體和心理健康抵抗力的最有效方法。對於經常鍛煉的人來說,大腦中神經遞質的活躍程度很高,這也是與快樂和積極情緒相關的一個因素。不僅如此,鍛煉還有助於改善認知功能,例如學習、工作和記憶。
2、與人交往
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部分。與他人聯繫和交流對於讓自己每天都保持快樂至關重要。 因此,請花時間與朋友、家人或同事聯繫。但是,請嘗試增加與擁有積極生活方式和心態的人的交流,人們將從它們的傳播中受益匪淺。只要有可能,主動溝通以與人聯繫,這也是提高心理抗壓能力的實用方法之一。
3、補充有益菌
這是緩解焦慮、壓力和消除某些抑鬱癥狀的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種特殊類型的腸道細菌,能夠通過作用於大腦和腸軸來改善情緒。 長期以來,腸道被比作第二大腦,因為它通過 400-6 億個細胞與中樞神經系統緊密相連。所以,當我們緊張過度擔心的時候,就會出現胃熱、煩躁、腹瀉、便秘、消化不良、厭食、噁心、飲食失控等,相比之下,腸道菌群會影響我們的部分心理狀態。
參考資料
《心理健康的定義是什麼?》醫學評論人Joseph Vinetz, MD2021年12月3日
《抑鬱症是病嗎?》醫學評論人Ann Pietrangelo 2021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