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無塵讀好書(二九六)心理學效應:巨人影子效應

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諮詢師苗保平(網稱心若無塵)。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一起閱讀魯芳所著《每天學點心理學效應》一書,今天是該書的「第一章學會認清自己的心理學效應」章節內容。


巨人影子效應一﹣學會低姿態審視自己

相傳,從前有一個巨人,身形高大,他帶領自己的村民開墾了一方田地,種起了莊稼。雖然巨人的個子很高,但是他患有夜盲症,在夜裡甚至是光線不好的地方都看不見東西。有一段時間,村裡總是丟失東西,但是巨人覺得自己這麼高的個子,如果有誰想走進村莊偷東西,他一眼就能看見了,可是他並沒有看見任何可疑的人偷東西。

就在大家都為此發愁的時候,村裡有一個人說,他曾經在巨人的影子里看見過一個侏儒,一定是這個侏儒偷走東西的。巨人一聽大怒:「這麼說是我帶他進來的了?我怎麼都沒看見,你別在這裡胡編亂造了!」沒過多久,巨人在路上走着,身邊的村民指着巨人的影子大喊:「侏儒,就是這個侏儒!」巨人環顧四周,回頭看看,什麼都沒看見,便憤怒地叫這個村民閉嘴。後來,這些村民一個個離開了村莊,離開了巨人村。

巨人影子效應:巨人影子的寓言故事後來被心理學家總結為「巨人影子效應」,指的是人們往往最容易忽略自己的缺點,不能正確、全面地審視自己,尤其越是自認為能力強的人,就越難以發現自己的缺點,從而犯下眼高手低的錯誤。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而那些本身就具有某些優勢的人,往往無法彎下腰審視自己的不足。當別人指出來時,又極力排斥、否認,甚至在意他人的言行、觀點和意見與自己想法相違背時,不是考慮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合適的地方,而是毫不猶豫地否決他人。這種現象在能力越強的人身上,表現得越明顯。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不管自己有什麼能力,能力有多強,都要學會全面地分析自己,將原本高高在上的姿態放低才能看得清楚。不能像巨人那樣,不願承認自己患有夜盲症的缺陷,還一直堅持自己沒錯。

大家都聽說過牛頓小時候的故事。小時候的牛頓是個愛做手工模型的孩子,一次他將自己的風車模型拿到班裡給大家看,當很多人都在讚歎的時候,有一個同學讓牛頓說出風車轉動的原理,但是他說不出來,因此受到了所有同學的嘲笑。牛頓牢牢記住了這件事情,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會做模型而覺得了不起,反而在以後的學習與研究中時刻告誡自己,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我們要看見自己的優勢,也要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有不足並不可怕,接受並改正,沒有人會因此而嘲笑你。反之,一意孤行,自以為是、不願正視缺陷的人只能活在自己營造的光環之下,眾人的鮮花與掌聲永遠與你無緣。


解讀:

巨人影子效應和蘇東坡效應不同的是,巨人自認為自己的身材太高大、能力太強,對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都是不屑一顧,而且是向自己的權威挑戰,結果是自己原有的威信一點點喪失,落得個眾叛親離、寡人一個。

自古到今這樣的例子還真是不少。三國時期的袁紹,以11萬對陣曹操的4萬軍隊,自大到認為可以一戰平定中原,最後卻只剩下800殘兵,第二年自己病死;楚霸王項羽,一意孤行,高傲自大,「四面楚歌」就是關於他的典故,最後自刎烏江岸邊;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國君苻堅,率領90多萬兵力南下攻打東晉,當時東晉只有8千士兵迎戰,苻堅淝水之戰卻慘遭失敗,最後被人斬殺。

現代企業有強盛到衰敗的例子也不少,體育比賽弱旅戰勝強隊的例子比比皆是。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誰若驕傲自滿、輕視他人,必將最後失敗,就像李自成、蔣家王朝的失敗一樣。

所以,心理學「巨人影子效應」不是空穴來風,是我們一生成長中所要牢記的道理。


2022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