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聊精神分析療法(十二)——對認識領悟療法的分析與看法

上一篇我們聊了一起聊聊精神分析療法(十一)——中國的認識領悟療法

由於作者本人主修RET,所以對精神分析以及認識領悟療法肯定存在許多認識不到位的地方,所以今天這篇分析和看法,完全是個人觀點,不足之處也歡迎大家指出,一起溝通討論,共同進步。

對認識領悟療法的分析與看法

關於認識領悟療法與精神分析的異同,我個人是這麼理解的。

認識領悟療法:

1、承認人有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承認人的一些活動可以在意識以外進行,自己不能理解這些活動的原因,尤其是病態的行為。

2、承認人格結構論,承認人們不自覺地使用心理防禦機制來解除或減輕自己的心理衝突和煩惱,包括病態的恐懼。

3、承認神經症病人患病後有兩級獲益,尤其是外部獲益,給治療這類疾病造成困難。

4、承認幼年期的生活經歷,尤其是創傷性體驗,對人個性形成的影響,並可成為成年後心理疾病的根源。但不同意俄狄浦斯情結是人的普遍特性,也不同意把各種心理疾病的根源都歸之於幼年性心理的癥結。

5、同意精神分析的觀點,認為各種神經症病人的焦慮都有其幼年期的焦慮的前例,這是成年焦慮的根源。認為強迫症和恐怖症的癥狀即是過去或幼年期的恐懼在成年人心理上的再現。

6、弗洛伊德認為性變態是幼兒性慾的直接表現,是成人的一種非常態的性滿足。認為這有一定道理,性變態是成年人用幼年的性取樂方式來解決成年人的性慾或解除成年人的苦悶的表現,是本人意識不到的。

7、用病人易理解的符合其生活經驗的解釋使之理解、認識並相信其癥狀和病態行為的幼稚性、荒謬性、不合成人邏輯的特點,使之達到真正的領悟,從而使癥狀消失。

從上述歸納來看,認識領悟的觀點與精神分析的觀點有許多接近和一致之處。如認為病態的行為是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所造成的,認為病態的恐懼是心理防禦機制的表現,承認幼年的創傷體驗有可能成為成年後心理疾病的根源等。

與此同時,二者觀點又有相異之處。認識領悟療法認為「象徵性」與病人癥狀的不相吻合,是牽強附會之說,「情結」亦不能說明問題以及認為「領悟」是諮詢師強加給病人的等等。而病人所能領悟的內容與諮詢師的觀點有密切關係,諮詢師的解釋更為重要,解釋是進行心理諮詢和治療的武器。

而從這一點展開來看,其工作重心都集中在病人的意識領域,無意識領域中的工作他已全然置之一旁。他不在無意識領域中尋找「情結」,不讓病人挖掘其早期生活經歷。而是在引導病人改變信念,更為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行為。使病人認知發生轉變,認識到以前的恐懼、焦慮之無意義,行為的可笑及不可取,認識到成人的邏輯與行為方式與兒童式的思維與表現形式之不同,並改變之,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大家關注和點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