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抑鬱:抑鬱者如何自我調節?

鄭州國醫堂:很多人一旦患上抑鬱症,可能會「羞於」提及,不會輕易說出來,成為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無能或者無能,所以感到焦慮。為了緩解自己的焦慮,他們甚至有逃避的心態,比如避而不見。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不知道如何調節自己的抑鬱症。

那麼,當你發現自己抑鬱的時候,應該怎麼做來調節自己呢?

1.表達你的真實感受

抑鬱的人需要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很多時候,他們不是不願意,而是沒有能力。他們也想變好,但是控制不了。很難調動他們的身體和意志。

比如:我想變好,我想早起跑步,我想睡個好覺;但是我整夜都失眠或者嗜睡。早上醒來想跑步,但是起不來,沒有力氣。還是因為在意周圍人的眼光,一個人跑步感覺怪怪的……

這樣,如果你沒有完成規劃,你就會開始責怪自己,攻擊自己,覺得自己一事無成,甚至跑不起來……形成惡性循環。

讓你最親近的人知道,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盡量告訴他們你的真實情況和感受,這是對抗抑鬱症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比如早上起床,被身邊的人叫醒,或者和你一起跑步,都會好很多。

努力表達情緒本身就是一種成長。

2.贏得周圍人的支持。

抑鬱症患者處於深深的情感困境,尤其是親近的人,可以緩解內心的孤獨感。

但是,如果父母和親近的人不理解,認為這是「懶惰」或「矯情」,就會讓抑鬱的人覺得自己不被接受,感到更加孤獨,於是選擇進一步封閉自己,避免受到與外界接觸的打擊。

另一方面,如果親近的人迴避它和袖手旁觀。這也不利於抑鬱症患者情況的改善。其實,抑鬱症患者是渴望被關愛的,只是「抑鬱症」暫時堵塞了他們頭腦中的通道。

因此,如果抑鬱症患者能夠贏得周圍人的陪伴或心理諮詢師的支持,他們的內心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愛和溫暖,也有助於緩解他們的焦慮和抑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