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幾個自己2:看看自己的內心

【個人感受】

為什麼我們認識的自己和別人眼中的自己往往存在很大差異呢?並不是我們刻意隱藏了真實的自我,而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多個子人格,而這些子人格的自我隔離,導致了認知偏差。

為什麼我們「間接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大概也是因為我們身體中有兩個對立的人格,他們不斷鬥爭,哪一方佔上風,就能控制我們的行為。

對於互相不知道的人格,一旦嚴重,是不是就會發展為像《搏擊俱樂部》中那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核心概念轉述】

在每個人的身體中,有15-40個左右的「自己」,每一個子人格,都可以說是一個獨立的自己。而這些子人格之間,也存在「人際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分為4類:不認識、認識但不關心、認識但是不喜歡、認識而且喜歡。

不認識:子人格之間會存在自我隔離,好處是避免看到一些不想看的東西,壞處當然是使人缺少自知。

認識但不關心:情感冷漠的子人格,在生活中的表現常常是一種與人疏離的性格。

認識但是不喜歡:兩種對立的人格,他們往往是並存的,他們之間時刻爆發著激烈的衝突。

認識而且喜歡:這樣的狀況當然是最好的,當一個人格喜歡或者另一個人格時,內心會更加包容和睦。子人格想和喜歡得越多,人就越不需要壓抑自己。但是壞處就是這個人可能會安於現狀,不求進取。

如何判斷子人格之間的關係呢?答案是:矩陣圖。

通過矩陣圖,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各個人格之間的關係,如果衝突多,說明心裏矛盾多,自我接納性差。


【書中案例】

有一個女孩,同時擁有高傲的男子、安靜的美男子、頹廢的中年父親、40歲的煩人媽媽4個子人格,但是這4個人格卻彼此不認識。

在工作狂性格的人心中,必定有一個非常追求效率和成功的主導人格,同時他也一定有一個很懶惰的人格,二者相互輕視、嘲笑,彼此討厭。

【書中金句】

一個人的內心就是一個小社會。

【書中名人名言】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