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與心理》——易學智慧(16)

2023年09月30日10:11:02 心理 1682


《易學與心理》——易學智慧(16) - 天天要聞

《易學與心理》——易學智慧(16)

中國傳統文化中,講求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好與《易經》中訟卦的宗旨相合。

訟卦的用意,在於消除爭端、減少訴訟;倘若不能和解,也要站在不訟的立場來訟,才不致亂訟。

《易經》很重視「教化」這兩個字,就是說當我們碰到壞人壞事的時候,我們先要忍耐,然後慢慢想辦法去導正,其實這也叫做師卦。

可是我們在師卦裏面,我們更強調的是勞師動眾,武力解決,這是師卦的要義。因此師卦的卦象就是上面是地,下面是水,叫做地中有水。

走師卦我們總覺得死傷累累,很可怕,於是就想到有一個比卦。比卦跟師卦正好是綜卦,把師卦倒過來看,它就變成地上有水,也就是比卦。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早的文明,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古時曾是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然而現代的中國人,卻很少學過《易經》。即使如此,《易經》的思維方式,仍然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行為里。

要出師而又不生後患,是高度困難的,打到人家不想報復,打到人家最後還會歸心,這個是值得好好去研究的。

師卦有一個目標,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叫除暴安良。只要不是為了除暴安良而興師動眾,那就是不對的。

師就是現在的戰爭,大家覺得戰爭好不好?如果《易經》讀到這裡還說「戰爭很好」,那是笑話;如果還說「戰爭不好」,那也是笑話。戰爭有什麼好,有什麼不好的?戰爭沒有好壞,關鍵看人怎麼打。現在有很多像聯合國這樣的組織,把戰爭化於無形,因為總會有衝突,總會有你看不順眼我,我看不順眼你,總會我告你,你告我,但是能將其化解掉,功莫大焉。這也是《易經》的道理。

我們現在的「師」慢慢轉化成「老師」,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現在各行各業都有老師,只要各行各業都有好的指導者,就可以化爭鬥於無形,然後大家都走比卦的路,也可以。老師是幹什麼的?韓愈師說》中解釋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比卦怎麼樣呢?比就是我仿效你,你仿效我,大家互相學習借鑒,彼此能不能完全相同?不可能。天底下沒有完全相同的東西,但是我比較你,你比較我,做到差不多就好了,不必太苛求。大家找到一個共同點,叫做求同存異,求同存異是中華文化一個的關鍵,尤其是在21世紀。21世紀的中國人,既然有那麼多的資訊,幾乎全世界資訊我們大概都知道了以後,我們就應該好好去衡量,去比來比去,然後找出一條我們應該走的路。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的,《易經》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便有其深刻含意:無論是人還是事物,誕生之後(屯)就要找准方向、受到啟蒙(蒙),進而明白人有需求(需),需求難以平衡就會發生爭訟(訟),而對待爭訟的態度有兩個,一是打起來(師),一是求同存異(比)。

人類的未來,大家很清楚,走比卦就叫和平發展,才是大家的福氣,如果走師卦,就是共同毀滅了。因為現在武器都很厲害,而且是按鈕式的,更何況現在一切都很透明化,一有動作都知道了,那一方動了,導彈還沒到,另一方先按下按鈕,兩邊同歸於盡。

我們一定要從蒙卦回頭來,才有辦法保證人類的未來走向一個正確的方向。

我們現在只有專業訓練,我們所謂的大學其實是不夠資格叫大學的,因為大學之所以叫大學,就是要教出一個全人來,而不是教出一個專業人來,我們現在只有專人沒有全人,全人教化已經不見了。

我們從乾卦一直看到現在,應該有個覺悟,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其實就是三個字而已,叫做正乾坤。只有正乾坤,才有辦法走比的路,而撇開師的路。

我們可以看出來,從屯卦開始,屯、蒙、需、訟、師、比的卦象中,全部都有水。這就證明人類誕生到這個世界上,剛開始跟其它動物一樣都是靠水,可是人類慢慢地擺脫了這個危險,會找到一條可以生活得更好的路子,那就叫做比。

《易經》雖然古老,卻是中華民族智慧的來源,對現代人的生活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

而所謂的「師憂比樂」,其現代意義便是早日把競爭(師)的觀念,改變為互助(比)的觀念,轉化干戈為玉帛,人類才能在和平中發展。

比也有一陰一陽,小人看到比就會結黨營私;君子為了公義而結合,叫做志同道合。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一個人自身很潔身自愛,很重視自己的品德修養,這個人來讀《易經》是有好處的。如果一個人不重視品德,否定良心,這個人又來讀《易經》,那就糟糕了,歪腦子一大堆,錯誤的點子隨時都可以找得到,這樣社會上就會多一個小人。

所以,要讀《易經》我們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確保自己的出發點是為了社會公義,不是為私人,否則《易經》也不會幫忙的。

比卦卦辭里有四個字,叫做「不寧方來」。就是某個地方的人不安寧才會跑到我們這兒來,如果那個地方安寧了,他們就不會跑到我們這兒來了,那我們要收容他們了。

早在古時,世界大同的理念便孕育而生,《易經》中便有大有與同人兩卦,孔子更在《禮記》中勾畫了「天下為公」的大同世界。

時至今日,世界大同的理念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理想。然而要想實現世界大同,人類必須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丁俊貴

2023年9月25日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裏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
心理測試:你喜歡哪個觀音,測上天賜你什麼樣的人生? - 天天要聞

心理測試:你喜歡哪個觀音,測上天賜你什麼樣的人生?

心理測試:你喜歡哪個觀音,測上天賜你什麼樣的人生?選擇A的你:你的人生將是和平、和諧和充滿愛的。你注重精神成長和內心的平靜,因此你會傾向於尋找內心的平靜和滿足。你可能會成為一位心理學家、諮詢師或教育工作者,幫助他人處理內心的困擾和痛苦。選擇B的你:你的生活將是慷慨和慈悲為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