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抑鬱症、強迫症越治越嚴重?心理專家:這樣做才能走向康復

2022年11月01日18:41:49 心理 1013

為何抑鬱症、強迫症越治越嚴重?心理專家:這樣做才能走向康復 - 天天要聞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某一件小事突然大發脾氣,我們會大罵對方、摔東西或者奪門而去,這種情況下往往當我們再回想起來的時候,會感嘆「為什麼當時情緒會如此激動」?

正如來諮詢的朋友們,總會問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突然就得抑鬱症了?」「為什麼我突然就這麼焦慮了?」「為什麼我突然變成這樣了?」

其實,這些都不是真的發生在「突然間」,而是經過長期的壓力累積造成的。

《你就是自己的心理醫生》書中講到:一般單純由某個事情造成的情緒,最多會持續10秒左右,然後就會自動消失。否則,就說明這個情緒很可能是過去積累下來的。

當我們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審視自己,當下的情緒究竟是這件事本身引發的,還是來自於過去的積累?

如果此前的情緒一直都沒有被很好地處理,累積得越來越多,通過發脾氣也無法宣洩的時候,可能就會產生心理疾病了。

因此,我們所說的「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長年累月的情緒堆積引發的。

那麼,如果我們身處於「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中,我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呢?

擺脫煩惱、痛苦的最好的途徑就是——覺知,活在當下。

當負面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不去排斥也不去做抵抗,因為當我們對負面情緒產生任何想法或者行動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與它糾纏在一起了,而這種糾纏就像水草一樣,將把我們越拉越深。

李宏夫老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這樣一個故事,很形象地說明了這個理論:

大力神海格力斯制服過許多兇狠的野獸和狡猾的怪物。有一天,他走在路上,忽然被一塊蘋果大小的石頭絆倒。他非常生氣,拔劍便砍。哪想到這塊不起眼的石頭竟然越砍越大,直到堵死了大力神前進的道路。

聰明的女神雅典娜告訴大力神:「你越砍,它就越大,再砍下去,它不僅繼續長大,還會拿出別的辦法對付你。你如果不去理它,它反倒很安分,很快縮小到原來形狀,還躺在那裡,一動也不動。」

海格力斯聽從了雅典娜的勸告,停止了愚蠢的行為,收起了寶劍,那塊石頭果然立即變小,不一會兒,縮小到原來的蘋果大小。

我們的「抑鬱」、「焦慮」、「強迫」也如同這塊石頭一樣,越與它糾纏,它就會越來越大,越想控制它,就會越被它牽絆住。

而很多身處於「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的朋友所感受到的痛苦,除了病症本身以外,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與病情的「鬥爭」。

無論他們在工作、學習、走路、吃飯還是睡覺,雖然身體在做着不同的事情,但是他們的思想都在與這些負面情緒做鬥爭,他們總是在試圖找到一些信息告訴自己已經有所好轉,但往往得到的結果都是反向的,於是自己陷入到更加失望甚至絕望的情況。

「活在當下」也是禪修的本質,曾經有一位小沙彌問一位高僧:「師傅,您悟道修行,修身養性有什麼秘訣嗎?」高僧答:「我感覺餓的時候就吃飯,感覺疲倦的時候就睡覺。而很多人吃飯的時候總是想着別的事情,不專心吃飯;他們睡覺的時候總是做夢,睡不安穩。而我吃飯就是吃飯,什麼也不想;我睡覺的時候從來不做夢,所以睡得安穩。」

這就是「覺知」帶來的力量,看似很簡單,但是想要真正做到需要經過反覆覺知的練習。(建議大家從觀息法練習開始培養覺知)

保持覺知,活在當下,才能讓我們從痛苦中真正解脫。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佈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佈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佈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裏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