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意象對話治療強迫症的思路
第一,強迫症患者的問題是對心理經驗的恐懼和抵禦,因此,要提升來訪者對恐懼的面對和接納。
第二,強迫症患者往往內心膽小,缺少安全感,因此,要非常溫柔而謹慎地建立和培養他們的安全感。
第三,強迫症和強迫性人格強烈地沉溺於理智,而表現為「缺乏感受能力」,因此,在治療中要引導其關注自己的感受,尤其是情緒感受。
第四,強迫症和強迫性人格有明顯的內部心理對抗,而常常表現為截然相反和衝突的人格側面,因此,在治療中要關注消除內部衝突的隔離與戰鬥,促成和解甚至整合。
02強迫症意象的特點
第一,骯髒的意象很多,諸如:垃圾、死屍、腐爛物、沼澤、血和污物等。
第二,截然對立的意象很多,蕩婦和修女,神仙和鬼,巨人和膽小窩囊的孩子或小老鼠,武松和武大郎,黑衣人和白衣人等。
第三,意象環境危機四伏。
第四,盔甲類意象較多,如:穿盔甲的人,有甲殼的動物等。
第五,在想像房子之類的意象時,常常「進不去」。
03意象對話治療強迫症的方法
關鍵是通過提升來訪者對內部「無能感」和「無力感」的弱小部分的接納、理解和陪伴,來消除來訪者對「恐懼」的恐懼,使其自願放棄「和自己較勁」的應對模式,提升其真實的勇氣。
具體做法舉例如下:
第一,針對骯髒的意象,重點在於引導來訪者學會分辨想像與現實,增強現實檢驗能力。
第二,針對截然對立的意象,首先調節它們,讓它們不那麼對立,削弱壓制性;對於補償性和自欺性的「積極」意象,意象對話心理師不予認可也不批評指責;溫和地鼓勵來訪者面對事實,接納消極意象;被接納的消極意象有時在想像中自發改變,有時需要幫助才能發生改變。
第三,針對環境危機四伏的意象,鼓勵並使用各種「面對」小方法來引導來訪者面對所有的危險和可怕的事物,不要逃避。
第四,針對盔甲類意象,用溫和的態度表示接納,引導其發現和面對藏在盔甲背後「不安全」的恐懼和弱小感,使其恐懼、無力、無能、憤怒等情緒情感得到有覺知的宣洩,繼而使固結的消極心理能量發生積極的轉化;有甲殼的動物意象,要在其內部尋找資源,把它們「安置到一個安全環境」或「提供一個安全保證」。
第五,針對「進不去」房子之類的嚴重阻抗的意象,可先引導其覺察軀體感受並表達,待軀體不適感平復後,再回到意象引導來訪者「看到」或「進去」。
第六,引導來訪者發現和關注自己內部一直被忽略的那些弱小、無力、恐慌的子人格,療愈他們的創傷,並在內部為其尋找資源,給予其持續的支持與滋養,促其成長。
第七,在治療進入到一定深度以後,可在適當時機引導其與大地母親和智慧老人原型進行連接,通過集體潛意識中更大、更深刻的心理資源,在更深層的潛意識達成人格修復與重建。
本文節選自苑媛著作《意象對話臨床操作指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苑媛 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中央財經大學社會與心理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准黃金級意象對話心理師。國家首批二級心理諮詢師。
主要授課內容:《心理諮詢理論與實務》《意象對話工作坊》《人格心理學》《心理諮詢與治療》《健康心理學》《夢的心理解析》等。
2006—2019年,出版專著18本。主要有:《自我接納與意象對話》《烏雲遮月心朗朗》心理諮詢實務案例集》《意象對話臨床操作指南》等。
曾獲中央財經大學「第五屆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優秀黨務工作者」和「班主任單項工作成就獎」稱號;2006—2013年,連續榮獲北京意象對話研究中心頒發的「意象對話特殊成就獎」;多次獲得社會與心理學院「教學名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