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苦惱來自情緒,特別是不受自己控制的負面情緒。今天呢,跟大家介紹一種心理治療方法,辯證行為療法(DBT),它起源於應對臨床上一類讓我們心理諮詢師們特別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邊緣性的一個障礙。我服務的一些這類人群,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不穩定,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不穩定,思維不穩定。他們的情緒往往都很大,但是他們又不知道怎麼理解和容納自己的情緒,有時甚至會用嚎叫、打砸東西、自傷等很有破壞性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痛苦。
療愈這類人群的方法,是其情緒改善在臨床上,有大量知識性的研究數據。我給他一個概念,就是競爭行為療法,這個療法屬於廣義上的認知行為療法,它最突出的特點一個是辯證,一個是行為。辯證,是他認為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做得很好了,同時又認為我們可以做的更好。他既強調接納,也強調改變,他永遠不會讓你陷入對自己失望的情緒。他會幫助我們學習辯證思維的方法,提高全面、客觀看待事物的能力,最終減少情緒失調和行為異常的可能性。另一個特點是行為,他非常注重實踐,所有的方法會落實到行動上。他會教授一系列的技能,他認為這類人群是缺乏情緒處理的技能,所以他會教我們識別自己的情緒,識別自己應對情緒的無效方法。然後用新的技能來代替辯證的行為療法。
在我的諮詢過程中,我會給這類人群四個模塊的東西。第一,是正面的技能,它是接下來其他三個模塊的基礎,它的核心呢是非評判性的。觀察自己內部或外部的環境,無條件地關注當下。第二,是情緒調節技能,這塊兒會接受觀察和描述情緒,宣洩。情緒和問題解決技巧等等,會幫助大家養成規律的休息,使睡眠鍛煉的習慣,從而減少情緒信念的脆弱性。還包括如何建立有價值的、為什麼要活着,明確自己的價值觀、目標和行動步驟等等。第三,是人際關係技能,他會教我們怎麼在人際關係裏面實踐辯證的理念。比如會教我們怎麼自信地提出請求或者拒絕他人,怎麼在目標關係和自由之間的平衡,怎麼尋找根據相同價值觀的人,並且與他們建立關係,當然也包括怎麼結束一樣破壞性的關係等等。第四,是痛苦忍受性,主要包括兩塊,危機,生存和接納的技巧。當我們在情緒衝動的時刻,可以使用危機生存技能,比如停下來深呼吸,漸進式肌肉,如何放鬆,還有怎麼轉移注意力和進行自我安撫。而接納的技巧呢,是教我們怎麼接受生活本來的樣子,接受一些痛苦的不可改變的事件和客觀事實等等。
前面所說辯證行為療法的落腳點在行動,它的理念和技能看起來很好,但是做起來並沒有那麼容易,是需要我們去大膽嘗試和不斷地練習。我們在對這類人群運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也會陪着這類人群一起去。當然這個療它特別好的一點就是,即使你有時候堅守不了或者努力了,也做不到很多這些要求,它也不會苛責你,反而是要接納自己暫時做不到,然後再出發,我是心理諮詢師李義勇,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