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呢?呃,因為這個從人的認知角度上來看哈,如果你第一次見到一個人,然後你跟這個人是怎麼樣相處的,你就會覺得可能我跟這個人在一起是應該這樣相處的,這個人是一個這樣的人。那麼先說話是什麼意思呢?
先說話就是說我先主動和你建立關係,後說話就是我被動的哈,你來跟我建立關係。所以在新婚之夜先說話,那個人就等於在某一個關係剛開始建立的時候,他是那個主動想跟對方聯繫的一方,主動想跟對方建立關係的那一方。那麼這也就意味着在這段關係裡邊他是那個更需要跟別人建立聯繫的那一方,就是他好像是求着另一方建立關係的那一方,他是有需求的那一方。那麼既然如此,他也就是一個弱勢方。
所以我們回到剛才說的這個習俗哈,新婚之夜先和另一方說話,也就意味着他去在第一次建立關係的時候,他把自己放到了一個需求方,或者說放到了一個有求於另一方的這一方,放到了弱勢方,那麼這樣的話他可能跟另一方建立的這個最初的關係就是一個相對偏弱勢的關係。
這個其實跟那種說兩個人吵架了之後,互相都不說話了,誰先說話,誰先說話,誰在這兩個人的關係中就是那個相對比較偏弱勢方,跟這個是一個道理。
而如果這樣子開了頭以後,那麼我們心理上啊,人的心理上就容易建立一種認知,說哦,好像我們兩個之間的關係,我應該是弱勢,因為我先說話的嘛,就容易產生這樣一種潛意識的一種固着。那這種固着也就會導致婚後兩人關係之中先說話這一方,會稍稍有一點點慣性的弱勢。
當然我今天講這個呢,就是分析一下這個裡邊的心理學原理,並不是告訴你說你在新婚之夜不要先跟對方說話啊,因為我們現在人哈,其實在結婚的那一天,兩個人不知道說過多少話,這個其實已經沒有意義了。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夫妻之間哈,幹嘛非得要讓自己成為強勢一方呢?何必那麼計較誰強誰弱,不都是自己家人嗎?肉爛了在鍋里。好,今天呢我就跟大家這麼隨便聊幾句,下次見。
END
關注我們
用語音讓心理成長走進生活,
讓生活有溫度。
聲音 | 朱建軍
編輯 | 內小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