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集團一位年輕的乘務長,經常被組員反映盛氣凌人,不好接近。在一次心理關愛工作活動中,客艙部乘務一部一分部副書記孫曉紅邀請她玩沙盤遊戲。在做沙盤作品的時候,她挑選一座商場為主要建築物,以老虎和獅子當門衛,因為她擔心商場里很重要的東西被打破或者給搶走。「這名員工其實是自我封閉的孤獨者。在她看來與人交往就如同在商場購物,來去匆匆,各取所需,沒有真正的朋友。」接下來,孫曉紅通過支持、理解、啟發來幫助她澄清製作品所代表的意思,形成與她的共感理解,最終促使她自我治癒能力得以發揮,讓她藉助自己的內力有意識接受改變。這是南航集團工會為職工提供心理關愛服務的一個成功治療案例。
「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工作節奏不斷加快,職工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加,心理壓力問題日益突出。關注職工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了我省各級工會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工作。」省總工會職工服務部部長陳昭慶表示,我省各級工會通過線上線下聯動,構建「不打烊」機制,多途徑、多方法為職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目前,省、市、縣(區)三級工會已建成心靈驛站等職工心理服務陣地220個。」

省總調研組觀摩深圳巴士集團職工心理服務電子平台 單位供圖
調研 為全省職工心理健康「把脈開方」
今年,省總工會將廣東省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深調研作為2021年省總五項重點調研課題,7月-8月,省總工會聯合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組成了廣東省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課題組分區分片到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湛江、茂名8個地市、相關省級產業工會和省直廳局工會,開展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深調研,訪談了廣東電網、南方航空、深圳巴士等73家企業、高校心理學系、醫療機構和心理服務社會組織,汕尾、河源等17個地市工會參與了調研。調研組採用實地考察、座談交流形式,交流探討了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中的經驗、心得和建議,為全省職工心理健康「把脈開方」。調研顯示,我省職工幸福感總體良好,滿意度高,但壓力明顯,因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壓力問題。
「職工諮詢排名前五的問題為情緒管理、婚戀情感、家庭關係、工作壓力、親子關係。」南航集團工會女職委主任兼群工部副部長梁瑞芬表示,該公司工會開展「多樣化」心理服務。包括個體電話諮詢、面詢和微信諮詢,團體輔導、講座、微課、沙龍、危機干預,專業培訓等9項內容,其中最受歡迎的服務形式是EAP內部專員培訓。目前,南航已建成32個心理健康諮詢室,為職工提供心理測評、減壓、團輔和諮詢等安全場地,添置了沙盤、音樂放鬆座椅、渲泄工具和測評儀器等設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去年在民航業率先為空勤人員量身訂製建成沙盤諮詢室(心語小屋)、音樂放鬆室(忘憂港灣)、宣洩減壓室(釋放空間),給職工提供了便捷、有效、長期穩定的心理關愛服務場所。
「除了工作壓力外,家庭關係也容易給職工造成心理負擔。」廣東電網心理健康專責熊超琳給記者舉例,「一天,有名男職工打心理熱線說他剛做新手爸爸,但不知道如何照顧好寶寶,加上妻子患上了產後抑鬱症,他更加焦慮,『感覺很煩躁,瀕臨崩潰的情緒影響到了工作』。所幸,在該公司心理專員『一對一』心理關愛下,他們一家很快走出了心理困境。」
據了解,截至2021年4月,廣東省、市、縣(區)三級工會建設心靈驛站等職工心理服務陣地220家,59%的心靈驛站等建在工會的職工服務中心、工人文化宮、職工之家等陣地。
聯動 多途徑、多方法助職工走出心理困境
線上線下聯動,多途徑、多方法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工作,是我省各級工會做好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重要方法。
2020年8月,陽江市某道路施工隊在作業時,發生嚴重交通事故,施工隊成員後續產生失眠、頭痛、迴避、身體僵硬、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等一系列嚴重的心理問題。陽江市總工會心靈驛站在收到交通部門提出的心理服務需求後,特別組建專業心理健康諮詢師團隊,通過建立「一對一」跟進機制,採用團隊心理輔導、心理危機干預等方式,經過一個半月的持續努力,成功幫助工作隊成員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狀態。
除了線下心理關愛外,陽江市總工會還重視心理健康知識的推廣和普及。如開展送心理健康進縣區、進園區、進企業「三進」基層活動,深入基層單位現場舉辦心理講座,開展心理遊戲,及時主動為基層單位有需要的職工提供心理干預服務,幫助重點群體或幫扶對象解決心理問題。
廣東電網的心理健康工作室配備有心理自助服務一體機,涵蓋12個內容模塊,包括心理科普、減壓調適、心理測試等,職工可以線下通過不記名使用,自學心理知識。工作室還有身心反饋放鬆訓練系統、虛擬現實VR放鬆訓練系統、虛擬現實應激訓練系統、沙盤等,職工工余都可以來這裡放鬆心情。二樓的心理健康實驗室則配備了生理多導儀、眼動儀、無線腦電分析系統等設備,可以開展認知行為研究等課題。相比線下服務,職工更認可線上服務功能,廣東電網心理熱線於2019年12月上線,訪問人次近3萬,解決了職工近八成的心理訴求。
延伸 構建「不打烊」在線服務機制
近年來,省總工會不斷探索建立心理援助機制。省總工會與省人社廳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文關懷實施企業員工心理援助工程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心靈驛站建設推進員工心理援助工程的通知》等文件,從政策層面推動全省心理健康服務建設。服務方式上,省總工會以心理服務熱線為載體,努力構建「不打烊」在線服務機制,開通「廣東工會12351心理服務熱線」,在粵工惠APP、廣東省總工會微信公眾號開設心理板塊,通過搭建線上移動平台,由省內心理專家在線服務,為全省職工提供心理諮詢服務。我省各級職工心理服務陣地也相繼配備線上值班人員,通過項目化運作,省、市、縣(區)三級工會將服務向基層多維度延伸。
各級工會還不斷完善心靈驛站硬件設施建設。如東莞市建成的市、鎮、村(社區)、企業四級先鋒號職工服務中心140餘家,均設立心靈驛站,配備排壓模具、沙盤、按摩椅等設備供職工進行情緒宣洩。同時,心靈驛站彈性安排服務時間,將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定為「黃金時段」,為廣大職工群眾提供365天全年無休的服務。以困難職工、留守兒童為關愛重點,通過親子夏令營、小候鳥成長營等,對困難職工、異地務工家庭留守兒童、婦女、老人進行關懷關愛、心理疏導,全力促進全民心理健康建設。
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杜玲在調研中強調,要高度重視,履行職責,深度調研,堅定「三心」,紮實堅持。她表示,調研中走訪的企事業單位對職工心理健康服務工作的高度重視、專業人員專心致志的研究、系統到位的工作方式方法,都堅定了工會將職工心理健康工作做到標準更高、進展更快、效果更好的信心、決心和耐心。調研組要將此次調研收集學習到的經驗梳理、總結、提煉、推廣出去,通過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到博採眾長,努力構建完善具有廣東特色的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貢獻力量。
據了解,通過分組分片分區深調研後,省總工會將於近期舉行全省工會職工心理健康服務經驗交流活動,並將形成《廣東省職工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課題》研究報告,起草《廣東省總工會關於加強職工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通過系統的全省職工健康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職工形成良好心態,讓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編輯: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