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一種感受。如今不少公共場合的主播,不像是在表演才藝,更像是嘩眾取寵。
在他們眼裡,第一批嘗鮮者做出了成績,覺得只要紅了就能順理成章地直播帶貨,甚至對直播的認知好像是,只要火了的人鏡頭一打開,錢就會自己來。
或者一些商家自己做的東西不行,也指望直播可以解決一切營銷問題。
其實大家對直播帶貨已經漸漸失去興趣了,主播們為了火不顧形象地博眼球,顯然是不能「逆天改命」的,甚至還會帶來一定的反噬。
有的人紅了,但尊嚴沒了
一位西湖邊的主播徹底火了,這在搶流量的時代,她算得上達到目的了。她在西湖邊架着手機,嘴裏叼着鞋,跪地繞樹爬行,只為徵婚。這在遊客聚集的地方,成為了焦點。但很可惜,這樣做不會有什麼意義。
如果主播後續是為了帶貨,那麼她在第一步就給大家留下了極差的印象。
當時西湖邊的遊客接受採訪,無一不說影響到了自己,「西湖是杭州遊客最多的景點之一,可以想像遊客看到這種情形心裏的不適感,這種行為已經算是影響城市形象了吧」「這女主播,沒底線」……
大家對這種出格的直播方式都不太認同。的確,主播要出彩,得靠真實力,而不是嘩眾取寵。紅了、火了是一種機會,但這顯然已經是糊了、黑了。
但網上這類主播並不少見,有人以「反常」為噱頭,一口一顆火龍果,盡顯狼吞虎咽的醜態;有人在鏡頭前搔首弄姿,衣着「涼爽」,打法律擦邊球。
這些作踐自己的行為,無不是畸形的名利觀在作怪。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把出醜當出彩,拿罵名當流量,堅信只要紅了就能賺錢。
網紅成為貶義詞,他們「功不可沒」
你永遠想不到,如今網絡上的主播為了紅,能把自己的底線拋多遠。在正常人看來,在公共場合不小心摔跤,儀容儀錶有瑕疵都覺得沒面子;一些主播卻能夠在全網「放飛自我」,不顧家人朋友的異樣眼光,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事。
前段時間,網絡上流傳了一條視頻,是一名女子在長沙黃興廣場光着腳爬行,前面還有一男一女拿着手機拍視頻,看上去極其不雅。
也許會有人抱着獵奇心態點開,但長遠來說,這類「作品」並不會被人記住,反倒只會被厭惡。
有些主播乾脆投其所好,將目標鎖定在某些特定人群,直播時刻意展示身材,在觀眾情緒高漲時甚至把飲料往自己身上倒。
這時候直播間里禮物與熱度飛速提高,但是平台超管也會看到,基於對網絡影響的考慮,他們會毫不猶豫地直接給予主播封號處理。
這些靠博眼球的主播,終歸只會收到一堆差評,淪為笑話。
在如今,人的慾望容易與實力不匹配,總想一蹴而就。比如見慣了那些普通人通過網絡走上人生巔峰,於是便覺得可以複製,甚至用非正常手段去實現,但結局並不美好。
流量能捧紅一個人,也能「毀掉」一個人
在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的時代,「火了」真的是有百利無一害嗎?顯然不是,我們看到的成功網紅,一定是他們在操縱流量,而有些人不惜代價想火的樣子,不過是被流量操縱罷了。
這幾天,網上火了一個「丁真快跑」的話題。原來,一個名叫丁真的帥氣小伙,一夜之間火了,大家卻不希望他成為網紅。
流量來之不易,大家為何要讓他逃跑?
網友發現,他爆火後被邀請到直播間,拘謹地坐在一邊,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回答網友幾個問題。其他的時間都在配合攝影師的「營銷」——號召網友刷禮物,一個純真男孩,彷彿就要淪為「電子寵物」。
他本身只是一個放牛男孩,沒有任何準備,進入娛樂圈的結局恐怕只有被噴和收穫一大把黑粉。接着就會被拋棄,像大多數被遺忘的網紅一樣,可他還能回到最初的生活嗎?
這讓我想到當年的小馬雲,他叫范小勤,在原本該讀書、認字的年齡,「幸運」地進入了娛樂圈,被包裝成成功人士的樣子,出門有專車接送,好不風光。
而范小勤,也開始漸漸認為自己就是「馬雲」。但隨着年齡增長,長相改變,他便慢慢失去商業價值,最終遭到「解僱」。
這時候他還能真正融入到農村生活嗎?結局可想而知。所以,如果你還沒有駕馭流量的實力,不能理智應對誘惑,那麼「紅了」對你來說可能不是機遇,而是悲劇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