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十一前後,沉寂、冷靜。在第14個雙十一,在2022,太多的因素影響之下。
雙十一似乎走到了一個明確的臨界點。
今天我們不談論什麼大趨勢,想跟大家說說,從中小商家們中看到的,雙十一的中場戰事。以及8條務實建議。
一
2022 雙十一現象
1、
作為一個電商為主的社群,我在20個會員群,8000多個會員中,各行業的中小企業主,發起的任何對雙十一的討論,無一例外,
都非常非常冷淡,冷靜。冷靜點可怕。
少數的回應都是:躺平,無法發貨,沒利潤。
心態決定姿勢。商家從原來追求爆髮式銷量,到追求低退貨率、高復購率,小而美的利潤的幸福。
2、
自媒體都不寫雙十一了,就是沒人討論了。
雙十一的熱情和人氣好像一下子沒了。就像過氣的明星一樣,無論怎麼搔首弄姿,也沒人關注。雙十一似乎都沒有進入熱搜。
3、
平台規則依然複雜,周期依然很長。有個商家朋友如此抱怨道:
「平台為啥不搞簡單點?
是不是,背後就是,流量不夠用,商家預算也沒那麼充裕了,只能複雜點來維繫表面繁榮,一眼看懂了,商家不玩了,用戶也沒人參與了」。
重重關卡都是要配合營銷陷阱,套路深的背後,是商家折扣預算不夠,用戶購買預算不夠的尷尬。
4、
朋友圈也沒有商家曬戰報了,平台也不組織雙十一晚會,不公布GMV數據了。
賺到錢的,也在悶聲發大財,沒賺到錢的更是靜默。低調也好,慘淡也罷。冷清的氣氛的的確確正在上演。
5、
資生堂被曝出自己天貓店比給李佳琦承諾的最低價還要低。
即使李佳琦,即使雙十一,也未必能拿到品牌所謂的全網最低價。
品牌越來越慎重。
甚至李佳琦也越來越慎重,還記得去年他和歐萊雅的硬剛嗎。今年可沒有。
6、
一個品牌方的鐵子說:
我今年10月開始,各種品牌直播案子都不是盯着雙11,而是季度或者更久的緯度。
雙十一的重要性,一戰功成的重要性正在大幅縮減。
二
雙十一會消失嗎
看了劉潤老師對雙十一討論雙十一是否會消失。
過去 10 年雙十一代表的是「大量的稀缺買家」這件事,即所謂流量。
但在今天直播短視頻衝擊下,流量被攤平,買家的購買力被攤平。雙十一可能會消失,但是背後產品的競爭,和流量的競爭不會消失。
賣貨的無限內卷產品競爭力,搞流量的無限內卷搞流量。
這話說開了其實沒啥p用,流量卷流量,品牌卷品牌,渠道卷渠道。當供給大於需求。卷,就在那裡。
雙十一的紅利期真真切切的已過。也不必因為雙十一的慘淡而悲切。
我覺得唯一務實的是,踏踏實實穩住別下牌桌,活到下一個周期。大道至簡,低頭往前拱就是了。
三
對小公司老闆的8點務實建議
1、規模做小,利潤做大。
2、做好公司明天就倒閉的準備,是否留足體面破產的現金;公司被封禁3個月,是否還能活下去?
3、裁員要堅決,賠償要到位。核心目的是快速適應新環境。猶豫就會死;
4、老闆本人從小事做起厲行節儉,把控制成本刻到所有員工骨子裡;
5、老闆本人要在核心業務一線上,要親自與核心客戶保持聯繫;
6、集中精力維繫真客戶。打了錢的才是客戶,沒到賬的都是薅羊毛。絕不浪費時間;
7、別理財,你的這點財放在銀行可能是最好的理財方式。現金最安全。
8、保持健康身體,越是艱難,越需要健康的體魄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