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過了白頭霜,蚊子歇到樹頂上」,什麼是白頭霜?諺語咋說

1、看看什麼是白頭霜?

白頭霜:就像一個老人滿頭銀絲一樣,在這裡,指的是小草頂部布滿了霜花,銀白色一片。

這是一種自然現象,當室外溫度達到零度以下時,空氣中的水分子就會凝結成霜花,我們俗稱下霜。其基本的條件是0℃以下,在清晨時光,草叢、樹木、地面等等物體表面,會形成一層寒霜。

從二十四節氣看,通常需要到達霜降節氣,時間大約在陽曆10月23日前後,這個時候,溫度達到冰點,早晚溫度下降,霜降初步出現。

2、怎樣理解:「過了白頭霜,蚊子歇到樹頂上」。

從諺語來看,意思比較好理解,也就是說等到出現下霜現象,或者到達霜降節氣,這時候,蚊子基本消失殆盡,有的凍掉了,還有的躲藏樹木之中,準備過冬,迎接春天的到來。

這還是比較符合蚊子生活習性的,我們知道,蚊子的生長期,一般多是在每年的3、4月份,開始出現,到處飛舞;25℃左右活動最瘋狂,等到了10℃左右,活動減緩,有的隱藏起來。

等到了現在這個時節,到了0℃以下,也就是霜降時節,蚊子也藏了起來,隱蔽到樹木等陰暗暖和的地方,準備過冬。11月份前後,也就是霜降時節,就很難再看見氣人的蚊子了。



3、「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有道理嗎?

看來蚊子到了霜降時節,低於零度以下,基本不能生存了。

可有的農諺說:「秋蚊子猛如虎,秋後的蚊子咬死人」,這是針對剛剛入秋之後,天氣不冷不熱,非常適宜之時,蚊子開始到處咬人或者牲畜,儲存能量,也是為過冬準備,因此,大約在25℃左右,正是蚊子瘋狂之時。等到了白露節氣,開始減退。

正如諺語所說:「喝了白露水,蚊子閉了嘴」。到了白露時節,農曆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前後,此時,溫度下降明顯,清晨露水晶瑩剔透,低溫接近15℃左右,蚊子由瘋狂狀態變得收斂,不再瘋狂咬人,尤其是室外的蚊子。室內溫度高,還不能輕視。這不,剛剛拍死了一隻花蚊子。

農諺說:「寒露天涼露水重,霜降轉寒霜花濃」。這正是對二十四節氣的寫照,到什麼節氣,自然會出現相應的特點,這是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看來確實有一定道理,大家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