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飯」才是中國食品安全的保證

我認為的食品安全至少應該包括三塊,一個是有足夠吃的和儲備的,一個是吃得安全和健康,還有一個就是不浪費。


第一個方面,中國應該是有足夠的糧食,官方數據連年的豐收,連年的畝產破記錄,我們每年還花大量的外匯購買美國,印度和俄羅斯的糧食,這點應該沒問題了。第二點是安全的問題,就跟轉基因一樣,專家說沒問題,可有錢人和領導們都不吃。一個醬油兩個標準,協會和官方的解釋是添加劑也很安全,可以吃,沒問題,不知道該聽誰的了,反正有錢了你就買進口的,沒錢了你就買便宜的,沒辦法。第三點,中國的糧食浪費得太嚴重了,無論是政府食堂,飯店,幼兒園,學校,處處都在浪費,及其嚴重的浪費。每次見收食品垃圾的三輪一桶桶地拉出來,看着每次吃完飯剩下的一桌子飯菜,看着孩子們吃了一口就剩下的早餐,感覺中國真的是不缺糧食了。


中國人浪費的習慣早就在「朱門酒肉臭」的時代就養成了,有一點錢就要衣錦還鄉,就要大排筵宴,就要歌舞昇平。這個時代造就了一大批的暴富人群,這個時代也引誘着更多的想暴富的人去模仿,酒桌文化,生意場上的所謂規矩更是讓人效法,這種浪費的影響力無處不在,浪費在某些場合,在某些人的思想里就是實力的象徵。所以,浪費文化實際上早已經在各類媒體,電影電視劇里,或明或暗地擴散開了,影響的不是一代人,是四代人。光盤行動的提出,足以說明中國浪費的有多嚴重,多過分,多觸目驚心。在這個還有一億人吃不飽飯的國家裡,卻有一億人浪費的糧食足夠四億人吃,可悲可嘆可憐。

大鍋飯的年代很多人都沒趕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集體的大鍋飯。現在無論是從衛生的角度還是營養的角度,過去的那種大鍋飯都不可能再出現了。但集體食堂的形式,實際上已經在城市裡出現。我們眾多的外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大鍋飯。由一部分群體通過製作食品供應給更多的人解決吃飯的問題,品種花色多種多樣,營養與美味共存,這就是一種大鍋飯的雛形。但這樣的雛形,也有諸多的問題,

第一就是集成度還太低,沒有脫離開原始的小飯店的模式和規模,沒有規模化的效益,嚴重的市場競爭和內卷,為了生存和盈利,他們大量的使用廉價的食材和調料,甚至出現了大量的海克斯科技製造的食材來濫竽充數,甚至是害人。這就是現在你以為的你以為,羊肉不是羊肉,羊湯不是羊湯,劣幣驅逐良幣。這樣的市場早晚要滅亡。

第二就是不利於管控,幾千萬的小規模的飯店,執法管理的成本太高了,監督檢查的空隙和缺陷隨處可見,所以造成諸多的食品和安全問題,這是無法解決的。

第三就是品種單一,小規模的飯店無法覆蓋市場對各類食品的需求和渴望,無法滿足人民對食品的選擇,從南到北,同樣的胡辣湯就沒有一樣的。


實現由國家控制的食品製造和流通渠道,工業化的批量製造各類食品的初加工,到各個城市網點來進行熟化的最後過程,以成本價格供應全民飲食。這樣做可以解決幾乎全部的問題,一是食品安全問題,國家的統一制訂標準採購,無論是糧食還是調料,幾乎都不會再出現海克斯科技產品。二是低廉的價格優勢,食品的規模化採購可以極大的降低成本,人民群眾可以隨時隨地的獲取低價且營養豐富,品種齊全的各類食品,人民的幸福感會有極大的提升。三是解放了人民群眾大量的時間,不用再一家一戶地買菜做飯,大量的時間可以學習娛樂和工作,增加了國家的實力,也會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四是解決了糧食的浪費問題,吃多少取多少,愛吃什麼吃什麼,大人吃大人的小孩吃小孩的,規模化的加工也會杜絕浪費,這是國家安全戰略層面的問題了。

我感覺,這才是人民最大的幸福,這才是解決食品安全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