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沒有比中國人更團結的民族

往常的見面招呼是—你吃飯了嗎?又或者是—最近挺好的。但最近幾個月,當核酸檢測這個新名詞突然出現在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里,則變成了—你去了嗎?是問他,去做核酸了沒有。

我們都很懷念截止到二零一九年冬天,疫情來臨前的日子。那會兒的我們或許不懂得所擁有的美好,但與今夕相比較,卻是無比的珍貴。我們出行是正常的,沒有健康碼,沒有勸返,沒有因為疫情爆發所採取的隔離措施。但日子一去不復返,而人也是向前推進的。與其哀聲載怨,不如奮起一搏。在疫情肆意期間,我們的醫護人員沖在了一線。對於普通人民,也是儘力配合。更在這期間最重要的是民心的改變,我們似乎對無私奉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對於往日只以滿足內心簡單需求,所做的對某一類型的追捧逐漸變淡。真的,困難降臨之際,才見真英雄。

不是所有聲音都是統一的,而統一的聲音反而是刻意的。在疫情不知道會在哪個區域爆發,又給哪個區域的人民帶去生存的麻煩。有的人的確感到憤慨,特別是一些做街面生意的小老闆,接到通知就必須要閉店。而被封控在家的人們,也沒有了消費的機會。房租要繳,生意做不成,餐館還要應對突然封鎖的食材損耗。的確,疫情,讓一部分人窮了。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偉大的前輩們,就背負着一個信念—舍小家為大家。如今,我們依靠共產黨的努力,生活在了最和平的國家。而我們渺小的人民,也同樣做到了—以大局為重。大概,再沒有任何的國家,可以超越中國人民的凝聚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