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添加劑紛爭近期出現了反轉,那就是由輿情爆發初的一邊倒,變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分析與思考。
我記得在辛吉飛的視頻走紅之後,有人忽然在網上曬出了海天醬油在海外的配料表,使海天味業意外躺槍。
事件最初,網絡上充斥着各種不理智甚至反智的聲音,比方說,有很多人把自己家含有添加劑的醬油倒進了下水道,在這些人的心裏,他們認為添加劑就是洪水猛獸,就是有害物質,添加劑都不是好東西。
在這裡我們也注意到另外一個現象,那就是網紅帶節奏確實非常可怕,因為相關產品的配料表早就粘貼在外包裝上,很多人也都清楚那裡有添加劑,但是都熟視無睹。
可是在辛吉飛的視頻火了以後,這些人才幡然醒悟,說起來真的是讓人感到可笑又可悲。
不過,在此事件發酵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有各種理性的聲音出現。有網友證實,海天醬油在國內銷售的也有零添加,在國外銷售的也有放添加劑的,說他們雙標理由不充分,不客觀。
雖然如此,但是海鮮味業在這場輿情中遭受的損失,恐怕無法彌補了。
我注意觀察到,就在這兩天,權威媒體光明日報、經濟日報都紛紛就添加劑紛爭撰文,他們的核心思想,添加劑是有益處的,不應該反對,應該反對的是濫用添加劑和超量使用添加劑。
我個人覺得這兩家媒體的表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聲音。在此也呼籲各位網友,當網絡上出現某種意見和觀點的時候,要學會獨立思考,不要被別人帶節奏,對此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