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後,寒氣盛,建議:女人多吃「5個1」,防寒消火身體棒

一滴寒露,點點葉黃,將人間染成清秋。寒露過後,天氣越發的寒冷,怕冷的人出門已經裹上了厚厚的冬衣。

秋高氣爽之時,也是寒涼和秋燥旺盛之日,秋寒對怕冷的女性朋友並不友好,一直被外冷內燥帶來的不適所困擾,面對這樣的狀況不能「束手就擒」,可以從飲食上來適當的調節。

寒露過後,在飲食上不能只注重降燥或者防寒,而是要內養外調,消火防寒兼顧,建議女人多吃「5個1」,懂得吃身體才會更棒

「1肉」——魚肉

魚肉高蛋白低脂肪,營養極佳,容易消化,深秋時節大多數魚肉質肥厚鮮美,多吃也不怕胖,推薦一種黑魚好吃的做法。

蔥香豆腐黑魚煲

1、黑魚買回家後,去除魚身上殘留的魚鱗、粘液以及魚腹部的黑膜,切段後加入生抽、薑絲、蔥段、蒜片揉抓片刻,倒入2勺生抽、1勺料酒、一勺黃豆醬和適量的老抽揉抓均勻後,加入適量的鹽和黑胡椒粉腌制10分鐘,撒上一勺澱粉和1勺食用鹽,鎖住水分。

2、趁着腌制魚塊的時間,將老豆腐切成厚片,放入熱油鍋中煎至兩面金黃,撈出控油。

3、準備洋蔥塊、蔥段、薑絲、小米椒圈以及蒜片,砂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油熱後倒入準備好的食材,翻炒30秒左右。

4、將煎好的豆腐鋪在砂鍋中,整齊地碼上腌制好的黑魚塊,腌制黑魚的腌料也倒入砂鍋中,再加入一碗清水,小火慢燜至魚塊熟透,撒上小米椒和蒜末,淋上熱油即可。

「1果」——山楂

「寒秋最愛山裡紅,樹樹掛滿紅燈籠」,蕭瑟的深秋時節,那一個個紅彤彤的山楂格外惹人喜愛。但山楂不像其他水果,味道偏酸,吃幾個還行,不能大量吃。每到山楂成熟的時節,我家常用它做成山楂糕,自己做的零添加,吃起來更放心。

自製山楂糕

1、準備3斤左右的鮮山楂,清洗乾淨,挖去山楂尾部的花蕊部分,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沸後繼續煮2分鐘左右,至山藥表面開裂。

2、將山楂撈出來,去掉山楂梗和山楂核,放入破壁機中,再加入適量煮山楂的水,打成山楂泥。

3、山楂泥全部打好後倒入鍋中,倒入一斤左右的白糖,擠入檸檬汁,開小火熬制,在熬煮期間不斷地攪拌,熬煮山楂泥期間山楂泥會「崩」,要注意防止燙傷。

4、山楂泥熬煮至能掛在鏟子上就可以關火了,找一個合適的容器,刷上一層油將熬煮好的山楂泥倒入其中,放入冰箱中冷藏至凝固後,脫模切片即可。

「1根」——山藥

寒露過後,氣候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寒」與「燥」,在飲食上要注意,在驅寒的同時還要潤燥,而山藥有「補而不膩,香而不燥」的特點,剛好能滿足深秋進補的飲食原則。

山藥梨羹

1、山藥清洗乾淨去皮後,用刀拍扁剁碎,梨放入淡鹽水中,加入一勺澱粉,揉搓均勻後沖洗乾淨,去核不用去皮,切片。

2、煮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煮開將切好山藥碎倒入鍋中,煮至湯汁變得粘稠。

3、3分鐘後將切好的梨塊放入鍋中,煮5分鐘左右,加入適量的冰糖調味即可。

「1菜」——小白菜

新鮮脆嫩的小白菜卻正是好吃的時候。別看小白菜不起眼,營養價值卻不低,尤其是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對皮膚有很好的滋潤作用。

熗炒小白菜

1、小白菜遇熱後縮水很嚴重,準備的量要多一些,小白菜清洗乾淨後,去掉根部,中間切一刀,準備好蒜末、干辣椒、花椒和豬油。

2、一勺豬油放入鍋中,加熱至融化倒入蒜末、花椒和干辣椒炒出香味。

3、倒入小白菜,翻炒至斷生加入一勺生抽、適量的鹽,少量的白糖和雞精攪拌均勻即可出鍋。

「1堅果」——板栗

又到了吃板栗的時節了,除了香甜軟糯的糖炒栗子,板栗還可以與它食材搭配在一起,製成粥或者菜。而且板栗還被稱為「千果之王」,不單單是因為它香甜軟糯的口感,更重要的是營養價值很高,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堪比西紅柿。

板栗燒雞塊

1、板栗提前煮熟,剝掉板栗殼,雞腿切成塊沖洗掉血水,五花肉切片。

2、炒鍋中加入適量的油,將五花肉片放入炒鍋中,慢慢煸炒至五花肉微黃,並有少量的油脂析出,將準備好的蔥段和薑片放入鍋中,倒入雞塊,繼續炒至雞肉斷生。

3、雞塊斷生後加入一小塊火鍋底料,將火鍋底料炒化後,倒入1勺生抽、少量的料酒,翻炒均勻。

4、倒入一碗熱水燜煮15分鐘左右,至所有的食材熟透,加入適量的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喜歡專註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