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真正滅亡第二年(1280年)。元軍全力圍攻漳州,經過一番苦戰,義軍退入山區,利用有利地勢,居高臨下,繼續抗擊元軍。元軍改變了進攻方法,放火燒山,隨燒隨進,起義軍被燒被殺2萬多人。
這時,起義軍仍有「10萬」,連50多個山寨。他們也改變了防守戰術,一方面扼險自固,一方面乘敵空虛,繞道出攻。
這樣堅持鬥爭一年多,最後因陳吊眼叔叔陳桂龍動搖變節,暗通元軍。陳吊眼受挑撥離間,錯殺了其妹陳吊妹,加之決策失誤,在突圍中幾乎全軍覆滅。陳吊眼壯烈犧牲於詔安縣境內烏山的千壁嶺上。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義軍首領,把這座山嶺稱為陳吊嶺。
陳淑禎、陳夢昌姐弟衝出重圍,退守山峒,繼續發動畲漢民眾,堅持同元鬥爭。
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初九日 在一次與元軍的戰鬥中,陳淑禎壯烈犧牲。年僅30歲。
陳夢昌,率3000義軍,英勇戰鬥,突出重圍,奔赴廣州潮州,與那裡的兩個哥哥,陳夢雲、陳夢雷匯齊,保衛南宋小朝廷,參加多次重要戰役。
陳淑禎,作為一位年輕婦女,勇敢地衝破封建禮教束縛,繼承和發揚父親陳文龍的愛國精神,奮鬥在抗元鬥爭的最前列,令人敬佩。尤其可貴的是他與畲族義軍聯合起來,南征北戰,百折不撓,時達6年之久。
他的事迹為人們所傳誦,他的形象活在人們的心中。明洪武七年(1375年),晉江東石鰲頭民眾以她故居地興建宮祠奉祀,尊稱為「東宮許夫人」。宮祠今仍存。
愛國詩人丘逢甲曾吟誦:「異代雙忠更張許,男兒干古遜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