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齣兒子,被丈夫無情拋棄,去香港賣餃子賺了十幾億

如今,隨着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選擇獨立,進入商圈,闖出自己的路。

我們今天要說的女英雄,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臧健和

但是,臧健和年輕的時候吃了很多苦。因為沒有男孩,被老公拋棄了。為了生計,她創辦了「灣仔碼頭」,卻意外打造了自己的餃子帝國。

☆愛情的沉重打擊☆

臧健和1945年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因為家境貧寒,臧健和從小就體諒父母,經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年紀大了,她主動要求父母出去打工,幫父母分擔家庭的經濟負擔。

於是臧健和來到一家醫院當護士,在這裡她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14歲的臧建和在醫院遇到了一位來自泰國的醫生。年輕的時候,臧劍河帥氣可愛。在這位醫生的激烈追求下,《愛的種子》的臧健和很快與這位醫生建立了戀愛關係。

與醫生相戀後不久,臧健和接受了醫生的求婚,他們結婚了。

婚後,臧健和一直深愛着丈夫,並很快生下兩個女兒。就在臧劍河以為自己會和丈夫幸福生活的時候,她以為的愛情給了她沉重的打擊。

1974年,臧健和的丈夫告訴臧健和,他有事要回泰國。臧劍河捨不得丈夫,想和丈夫一起離開。但丈夫以護照沒準備好為由,拒絕了臧建河的要求。臧劍河沒辦法,只好讓丈夫先回老家。

臨走時,臧劍河的丈夫安慰她,等事情處理完了,一定親自回國接臧劍河母女去泰國。

就這樣,因為丈夫的承諾離開,臧健和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三年過去了,臧建河的丈夫杳無音信,也沒有聯繫過她們母女。

1977年,臧健和帶着兩個女兒來到泰國尋找丈夫,因為她對丈夫還抱有幻想。但找到丈夫後,眼前的景象讓她又羞又怒。

原來,臧健和的丈夫在泰國再婚,有過一次孩子。在泰國,我們也很重視家族傳承,所以很多家庭重男輕女,臧健和的丈夫也不例外。他一直希望臧健和能給他生個兒子。

但在臧劍河接連生了兩個女兒後,他對臧劍河產生了厭倦。

於是他很快回國,結婚生子。令他意外的是,三年後,遠在國內的臧劍河帶着兩個女兒來到泰國找他。因為當時泰國是一夫多妻制,他像憐惜一樣允許臧劍河留在身邊。

臧健和的童年教育和尊嚴不允許她留下來。她毅然選擇和丈夫離婚,然後帶着女兒離開。

☆去香港謀生☆

臧健和帶着女兒去了香港謀生。剛到香港的時候,他們住在一個只有四平米、沒有窗戶的小出租屋裡。

在這個陌生而繁華的城市,臧健和沒有朋友,但身邊有兩個年幼的女兒。為了照顧她,臧健和擦乾了眼淚,四處找工作,承擔起了生活的一切重任。

因為學歷低,不會說粵語,臧建河一開始找工作很困難。她要做一些小工作,比如洗碗,洗電車,打針。

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臧健和打了幾份兼職,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後來在一次兼職中,臧劍河腰部受傷,不能再乾重活了。

這時候建議臧健和收「公助錢」。自尊心很強的臧劍河婉言謝絕了政府的好意,因為她母親從小就教導她:凍死站在風裡,餓死也不彎腰。

面對生活的困境,臧劍河的一個朋友建議臧劍河去灣仔碼頭賣餃子補貼家用,於是臧劍河推着一輛木車去了灣仔碼頭。

剛開始這裡賣餃子真的很難,因為沒人幫忙。臧劍河的兩個女兒來幫她賣餃子。

10歲女兒拌面,4歲女兒洗碗。不管天氣多冷,他們都堅持要出去。

☆頑強最終成為了「餃子女王」☆

在灣仔碼頭擺攤幾年後,臧家河的餃子名氣越來越大,很多人都來臧家河的餃子攤吃餃子。

臧健和是北方人,所以她包的餃子皮又厚又咸又多汁好吃,符合北方人的口味。來她這裡吃餃子的大多是北方人。

從最初的擺攤開始,臧劍河的態度就很嚴厲。每次她都精心挑選餡料,嚴格消毒餐具。在她看來,只有把顧客當朋友,讓他們吃得開心健康,他們才會再次光顧他們的攤位。

就這樣,臧劍河不斷完善她的餃子,更多地回頭客來了。甚至寫字樓、酒店都來找臧建河合作。

後來,一位日本商人找到臧健和,希望與她合作製作餃子。幾經討論,嬌子公司「灣仔碼頭」成立。1985年,灣仔碼頭餃子廠在香港成立。

臧健和創辦的「灣仔碼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著名的餃子品牌,在香港速凍產品行業佔據了很大的市場。

臧健和也因為《灣仔碼頭》賺了十幾億,被稱為「餃子女王」。

雖然家裡過得很好,但臧健和一直保證餃子的質量。她非常重視每一封客戶的投訴信,不斷提高餃子的質量,因為在她看來,沒有客戶的支持,她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為了回饋忠誠的顧客,臧劍河還在最初擺地攤的地方開了一家專賣店,以批發價出售餃子,以表達對照顧她生意的老顧客的感謝。

因為一顆不屈的靈魂,臧健和從未向生活低頭。她的前半生充滿艱辛,被丈夫背叛拋棄。為了養活年幼的女兒,她用自己孱弱的身體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但是一系列的磨難並沒有讓她放棄自己的尊嚴。她選擇堅強,接受生活的艱辛。

後來,她的事業有了轉機,生活也有了改善。她成了「餃子女王」,一直堅持對顧客真誠。

這麼偉大的母親,這麼深情的老闆,這麼強勢的女人,怎麼能不讓人尊重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