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繁華看得太多了,就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貧窮了

現如今隨着互聯網的越來越發達,很多人足不出戶也能看到並且體驗到這個世界的神奇和魅力,而很多很多很多的人沉迷於互聯網上的精彩迷失了方向,不僅被影響到了正確的三觀和價值觀,更有很多青少年被迷的脫離了現實迷失在了虛幻構造的互聯網世界不能自拔。

就在前天,海清老師拍攝的農村題材的電影在突破億元票房後被迫下架,很多人認為電影中的情節脫離了現實且並不真實,覺得電影中的情節過於誇大了生活中的困難,並不真實,難道在我們的農村真的存在這樣離譜的生活環境和生存問題嘛?那麼我在這裡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這樣的生活環境和生存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作為一個從小在農村長大的80後,小時候住窯洞睡土炕、春播秋收、砍柴幹活、缺水缺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就算這樣從小生活的農村環境還算是非常非常好的了,因為從小還沒有體會到過餓肚子的感覺,而隨着時代的進步,現在的生活也越來越現代化,越來越好了。

就目前而言,我國還是有很多貧困地區過着非常貧困的生活環境,而這些地區是非常之多的,這些地方因為環境惡劣導致交通不便,土地欠收,資源匱乏而生活措施落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地方信息長期無法和外界溝通,而導致與外面的世界脫軌,基本的社會服務保障都沒有。這些貧困地區最主要分佈在我國的邊境或者偏遠的山區,大山裏面的人因為教育和交通問題是很難自己走出來的,他們甚至不會說普通話就算出來了也無法與外界的我們正常交流。


最為有名的典型人物就是丁真同學了,丁真剛出名的時候還是一個輟學的牧羊人,不僅不會說一句普通話,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而丁真是幸運的,而像丁真這樣的人在我國還有近3000多萬,這些人沒有手機,沒有網絡,沒有家用電器,也沒有汽車和摩托,有的只是最原始的生活環境,每天為了活着而活着。他們一輩子可能都攢不下你一個月的工資,你可能不信,他們的年收入只有上百元,他們的幸福只是簡單地填飽肚子。

截止到現在,貧困地區最多的還是在我國偏遠的西藏地區,全境均為貧困地區,其次是雲南山區,還有陝西和貴州山區目前也還有50多個貧困縣城。而這些地區也是下一步國家的扶貧目標和方向,這些年國家在脫貧這一塊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成績也非常驚人,每年都有上千萬的貧困人群在各方面的幫助下過上了正常的生活。而這些事情,很多在網絡上能發言的人是看不到的,而貧困地區的人因為沒有手機和網絡無法在網絡上發言就被他們認為沒有。真不知道該怎麼反駁。

也許有機會的話,真的可以去體驗一下什麼叫今天不幹活就沒有飯吃的生活,孩子上學要徒步翻山越嶺過河幾公里,放學以後還要幫忙做農活和做家務,而父母不會每天接送上下學,孩子們只能自力更生。而家裡的大人們出外打工常年不見人影,家裡只有爺爺奶奶和一些老人守着土地每天農耕放牧,而地里的產物除了自給自足,想要賣也賣不了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