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3094字 | 預計4分鐘閱讀完
如有受益,歡迎轉載分享
計然碳言
在全球範圍內,迫切需要迅速減少碳排放,以避免氣候變化的最壞影響。發達城市約 85% 的碳排放來自住宅和商業建築的電力和天然氣使用,因此顯然需要和大量機會來實現零凈碳排放的新開發項目。
採用使用當今科學合理廣泛可用的技術和方法,建築環境可以快速且具有成本效益地減少排放和能源消耗。與典型建築相比,凈零碳建築的運營成本更低、更健康、更有彈性,同時也為社區帶來了可觀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
如何判定建築是否實現零碳發展?
零碳發展建築是沒有凈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的新建築。以下是判定凈零碳排放建築項目的最佳實踐標準:
- 優化的被動式設計可提供節能的建築圍護結構。
- 所有電器、系統和照明的最高能效標準。
- 現場不消耗化石燃料,例如天然氣或液化石油氣。
- 最大限度地利用現場可再生能源發電。
- 剩餘電力需求來自當地或場外可再生能源發電。
- 選擇可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的材料,並通過經過驗證的碳抵消計劃來抵消這些排放。
新開發項目如何實現凈零碳?
1.建築碳排來源
建築運營產生的排放是建築日常運行產生的排放。包括:
- 燈光
- 加熱和冷卻
- 居住人員能源使用
- 製冷劑
- 維修機電相關設備
當與建築物每年的運營能源相關的碳排放量為零或負數時,運營能源凈零碳就實現了。凈零碳建築是高度節能的,由現場或場外可再生能源供電,任何剩餘的碳排放都可以抵消。
2.凈零建築:從定義到策略
在建築環境的背景下,「凈零碳」和「凈零能源」的概念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定義。然而,通過遵循這些關鍵原則,可以在建築運營中實現凈零碳:
- 通過被動設計和隔熱等建築和景觀設計策略優化開發項目的能源效率。
- 減少建築物系統的能源需求,例如高效供暖、製冷和熱水,並通過全電氣化而不是使用燃氣。
- 從現場和場外可再生能源中產生剩餘的能源需求。
- 補償應用於任何剩餘的碳平衡,包括建築物結構中的嵌入碳,使用公認的補償框架。
運行碳排放?隱含碳排放?
1.運行碳排放
運行碳排放是與建築物運營相關的排放,例如用於供暖、製冷和所有其他能源用途的排放,以及運營廢物產生的排放。
2.隱含碳排放
隱含碳排放是與建築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材料和施工過程相關的排放,包括與建築產品的生產和運輸相關的排放。
如何申請零碳認證?
開發項目可通過部分組織提供的第三方認證申請凈零能耗或低碳建築認證:
ILFI 零碳認證是全球首個零碳第三方認證標準。該計劃認識到人們對一種基礎廣泛的工具日益增長的興趣和關注,以突出高能效建築的設計和運營,以充分考慮其碳排放影響。
要求與項目相關的運營能源100% 由新的現場或非現場可再生能源來抵消。總體隱含碳排放影響與項目的結構和材料相關,必須予以披露和抵消。具體要求如下
1.一般項目
項目必須根據 12 個月的執行期證明實際的凈零碳運營,在此期間,項目必須始終按照其規定的用途運行。必須披露與項目相關的最終建築材料和工藝的總隱含碳排放量,並通過採購等效碳補償進行核算。同時與同等基準相比,新項目必須證明初級材料的隱含碳有所減少。
2.能源效率
在十二個月的執行期內,項目必須按照既定的效率目標執行。如果項目所在地區的管理當局已在當地制定了零碳效率目標,則必須實現該目標。如果沒有地方目標,項目應實現下表中確定的目標之一:
3.燃料類型
新建項目不能有燃燒,但是既有項目使用的任何燃料類型都是可以接受的,包括天然氣。建築物在績效期間使用的所有形式的能源量應轉換為千瓦時當量,以確定效率績效目標和所需的偏移量。
4.可再生能源
抵消可再生能源可以在現場或場外進行。可再生能源應符合以下標準:
- 他們應向電網提供額外的可再生能源;即,不是現有的可再生能源。
- 可識別並分配給項目的可再生能源生產應具有持久的所有權權益。
- 除非例外 I06-E10 4/2015 – 政府 REC 銷售允許,否則必須保留可再生能源信用額度。
- 場外可再生能源的可接受的所有權形式包括(只要它們滿足其前3項第 1)、2)和 3)項):完全所有權;購電協議;社區太陽能;可再生能源投資基金;ILFI批准的與認證意圖一致的其他形式。REC 不是可接受的所有權形式。
- 直接擁有的可再生能源。任何直接擁有的可再生能源(場內或場外)都必須在執行期間運行,並進行計量以顯示輸出。
- 非直接擁有的可再生能源。對於非直接擁有的可再生能源,其輸出量必須由供應商以合同方式保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無需與履約期相匹配,但可再生能源場址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應等於項目履約期內15年的能源使用量。只要達到該數量,該數量的實際期限長度可能會有所不同;即,一個項目可以購買一份為期 15 年的合同,其每年的能源需求量等於該項目的能源需求,或一份可再生能源合同,為期一年,其年能源使用量的 15 倍,或其他一些等效的組合。
5.計算隱含碳
項目團隊應使用經批准的生命周期評估 (LCA) 工具計算項目的總隱含碳排放量。計算應列出與項目地基、結構、圍護結構和內部相關的每種最終建築材料和工藝的估計碳影響。在計算隱含碳時,所有項目都應使用標準的 50 年壽命,以確保一致性,並確保壽命較長的建築物不會因隨着時間的推移更換材料而產生碳影響。該研究所確定了以下供項目團隊使用的碳計算器:
- 雅典娜影響估計器
- 環境署的建築活動碳計算器
- 電子工具
- 一鍵式 LCA
- 其他選項:如果項目團隊在購買碳補償之前通過對話批准與至少一個列出的計算器相當,則項目團隊可以使用上面未列出的碳計算器。
6.減少隱含碳
與同等基準相比,新項目必須證明項目範圍內使用的主要材料的隱含碳有所減少。團隊應確定在設計和施工期間為減少隱含碳而採取的具體行動,例如將碳作為材料和組件的選擇標準、採購當地產品或在施工期間採用低碳裝配做法。通過上面定義的過程,項目團隊必須證明以下內容:
- 與具有同等材料類型、功能和能源性能的基準情景相比,地基、結構和外殼的主要材料的隱含碳排放影響至少減少了 10%。
- 項目的總隱含碳排放量不得超過 500 kg-CO₂e/m²。
7.購買碳補償
必須確保一次性碳補償等於與項目範圍相關的總隱含碳排放量。可接受的碳抵消形式包括核證減排量(CER)和核證減排量(VER)碳信用額;不接受可再生能源證書 (REC)。
碳補償必須通過 Green-e Climate (www.green-e.org) 或同等計劃的認證。其他認證計劃必須提交對話批准。碳補償也可能在世界任何地方產生;補償不一定是地方性的,但鼓勵提供額外社會經濟效益的地方或社區解決方案。
如何進行認證流程?
1. 註冊
註冊您的項目表明您有意構建和認證您的項目為零碳。鼓勵項目在開發、佔用過程中儘早註冊。當您註冊您的建築物時,您將獲得各種支持資源,以及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領導者聯繫的機會。
2. 文檔
註冊後,項目團隊可以開始在 ILFI 在線認證平台上組織和提交文檔。施工完成後,將收集文件以進行初步就緒審核。一旦收集了連續十二個月的績效數據以證明項目實現了凈零碳,就可以開始提交最終審計的文件。
3. 審計
上傳文件後,認證人員將對其進行審核以確保其完整,然後將其交給獨立的第三方審核員進行審核。
4. 認證
如果審核員確定項目以零碳執行並符合 ILFI 要求,則將獲得認證。
部分資料及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