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導演高志森怒批羅家英:沒有香港人的奮鬥,香港不可能是福地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去世後,引發全世界關注,尤其是香港娛樂圈,諸多明星藝人紛紛發文悼念。按照常理來說,這樣的弔唁並沒有什麼不妥,但如果心中的想法發生了變化,那麼他的行為就會惹來爭議。

據悉,自從伊麗莎白二世去世之後,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前,就有很多民眾自發前往送鮮花悼念,從曝光的畫面中不難看出,滿地的鮮花,甚是壯觀,這也足可看出英國女王的影響非常大,而羅家英也是其中的一位弔唁者。

9月13號,羅家英於社交網上分享弔唁的畫面,並感慨說道:她登基,我七歲,這七十年來,英女王是我的長輩,看着我成長到老矣。香港在他(她)的庇蔭下,人間福地,還有幾多個長輩呢,鮮花一束,謹致敬意,萬世流芳,大象無形。

這句話乍看之下並沒有什麼不妥,但細細品味不難發現其中的「槽點」,香港回歸之前,英國女王曾有過幾次前往香港,所以羅家英真正見到她的機會並不是很多,既然見面不是很多?何談有深切體會呢?

所謂的在其「庇蔭」下,香港成為人間福地,這句話明顯就是錯誤的觀點。

如果說從發展來看,香港的繁榮讓羅家英感受到了英女王的好,這未免有些太片面,難道說香港人的奮鬥與努力真的是白費嗎?沒有香港人的努力,現在的香港能這麼繁榮嗎?

當初的極力阻止回歸,是真的為香港着想嗎?70到90年代的香港雖然繁榮,但也伴隨着各種暴力和社會團體,人民並沒有真正的幸福可言,所謂的繁榮只不過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將其打破的時間是在回歸後,難道說這份功勞不足以讓香港成為福地,非得認為是在英女王的庇蔭下,香港才成為福地?

作為公眾人物,羅家英的言論不應該這樣隨意,首先他要考慮到國家,其次要考慮到妻子汪明荃,畢竟汪明荃在政府擔任要職。

羅家英的動態發佈之後,知名愛國導演高志森看到後,便立即對其言論做出改正,怒批其行為有些欠妥。他在社交網上隔空喊話羅家英,沒有香港人的奮鬥,努力與自強,香港不可能是福地。

高志森的言論發佈之後,有網友也指出了他的片面,不過對比羅家英,高志森的言論明顯要強很多。

香港的繁榮離不開香港人的勤奮和努力,這是公認的,但如果沒有大陸,香港也不會這麼繁榮,因為它承載着中西人貨資金流通的橋樑,哀悼女王可以,她畢竟是唯一訪問中國的英國君主,也沒有對中國出過惡言,但不能去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