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90後網紅畫家:一個年賺百萬上央視,一個造福村民改變家鄉

看到路「斷」了,你會不會嚇出一身冷汗?

開門就是個「坑」,是誰這麼坑人?

「鯉魚精」造訪自己家,你會被嚇得原地飛起?

其實,這只是圖中的小伙兒畫的3D畫。

小伙兒說,只管走,沒事。可由於太過逼真,還是讓人戰戰兢兢。

小伙兒叫張世先,他的3D畫,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不光在國內火了,還在國外被3億次圍觀。

目前,他全網粉絲達800萬,是這個領域裏粉絲最多的博主。

收入自然也可觀。

畫畫是他的夢想。

既仰望着「月亮」,還撿起了「六便士」,妥妥的人生贏家!

關鍵是,他自學成材。

今天我們來聽聽張世先追夢的故事。

農村娃的興趣

張世先是內蒙烏蘭察布人,90後。

從他記事起,就知道自己家條件不好。

家裡人一年只洗一次澡。

鞋子破了,就用輪胎內胎補補,接着穿。

衣服破了,就用塑料卡通圖片打補丁,有的已經打了三個補丁,還在穿。

更沒有什麼玩具來玩。

睜眼就看到衣服上的補丁,閉上眼那些圖片還在腦子閃……

好看的人和動物、鮮艷的色彩,卡通圖片陪伴了他整個的童年。

慢慢的,他喜歡上了卡通畫,常常拿粉筆在牆上有樣學樣地畫。

有一次,他在家裡大門上畫了一個卡通人物,村民們看到後很驚訝,誇他畫得好。

張世先心裏美滋滋。

從此,一天不畫畫,他心裏就痒痒。他隱隱覺得,自己的人生會和畫畫連在一起。

畫畫,就這樣成為了他的興趣。

高中時,他學了一年素描,學了線條、形體、陰影、高光……

一支筆一張紙,帶給他快樂和成就感。

但就在他憧憬美好未來時,卻聽到了一個噩耗。

無奈輟學,但畫畫不輟

有一天,張世先接到了爸媽的電話。

爸媽說,家裡條件差,他就是考上了大學,也供不起他,他還是別上了。

這個電話,讓張世先接下去的好幾個晚上,都失眠了。

爸媽確實儘力了,這句話,不知道他們下了多大決心才說出來。

他理解爸媽的不易。

只是,窩在被窩裡,他忍不住一遍遍問自己,不讀書自己能幹啥?

就這樣,讀高中的他,帶着懷疑和不安,輟學了。

19歲那年,他在內蒙找了第一份工作,做保安。

內蒙的冬天,徹骨的冷,夜裡室外達零下20多度。

整夜在外巡邏,他穿上了兩條棉褲,加起來有5公分厚,但還是抵禦不了嚴寒,只能不停跺腳、蹦跳……

回到宿舍,他的腳像兩塊冰坨子,在被子里捂了半天,都捂不熱乎。

條件有多艱苦,可想而知。

但就是這樣,張世先還是堅持畫畫,每天都要拿起紙筆畫上一會兒。

後來,他又做過餐廳服務員,依然在工作間隙堅持練筆。

功夫不負有心人,勤學苦練下,他畫畫水平不斷提高。

他試着往美術方面發展,終於找到一份培訓班助教工作。

努力終於有了回報,他進入美術行業,踏上了魂牽夢縈的畫畫的軌道。

不得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一年素描學習經驗的他,因為喜歡,也一路摸索到了美術的殿堂。

再回頭看看之前艱難的時光,原來,畫畫就是一束光,一直在照亮着他的生活。

將畫畫變為事業

這個軌道有點擁擠。

市面上培訓班繁多,班和班的境遇,也有天壤之別。

有的熙熙攘攘,紅紅火火;有的門可羅雀,難以為繼。

做助教一段時間後,張世先自己開了美術班,教幼兒水彩畫。

因為生源少,收入低,他不得不停了班。

此時,正值各地美麗鄉村建設大潮,牆體彩繪進入農村。

各色奇葩的「牛皮癬「小廣告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設計感的作品。

有宣傳美麗鄉景的,有宣傳文明鄉風的,還有普及各種知識的……

新農村有了新氣象。

張世先也加入了牆繪大軍。

他和女朋友開始碾轉各地,內蒙古、山東、浙江、上海……

他每天能賺500元左右。

雖然辛苦,但每天都在畫畫,張世先覺得日子過得帶勁兒。

不得不說,將興趣變為事業,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

可沒想到,一場疫情,讓他的彩繪生活戛然而止。

2020年開年,新冠疫情形勢緊張,農村封村封路來加強抗疫。

張世先的工作也被迫停滯。

和女朋友商量後,他們回到了女友的家鄉,福建南平徐市鎮。

他成了村子裏的「上門女婿」。

他更沒想到,這個村子,不僅是他溫暖的港灣,更成了他人生幸運的轉折點。

家人一路支持,解鎖新領域

回家鄉後,有很長一段時間,張世先沒有收入。

疫情好轉後,同齡人都陸陸續續出外工作了,張世先整日在家畫畫。

一個大小夥子,長期沒有收入,按說,任誰也會心慌慌,媳婦兒和丈母娘就更沉不住氣了。

張世先幾次想要出去找份別的工作。

但媳婦說,他那麼喜歡畫畫,不希望他乾沒有興趣的工作。

這才打消他隨便找份工作的念頭。

正應驗了那句話:愛一個人,是懂他,支持他,守護他。

張世先很幸運,有個懂他的妻子。

2020年8月,張世先在做飯燒火時,隨手拿起一根燒過的木棍,在水泥地面上寫寫畫畫。

黑色的木炭,灰白的水泥地,一撞色,竟然格外協調、有質感。

這激發了張世先的創作靈感,他看過網上的3D畫,他想,如果用炭做筆,地當紙,畫出的效果應該不會差。

他開始嘗試這另類的創作。

他還特意在網上學習國外街頭藝術家的作畫技巧,琢磨怎麼能畫出立體感。

他一遍遍在紙上練習,然後再在地面上畫。

為了作品有創意,無論吃飯、睡覺、幹活,但凡能激發他靈感的,他都將這個火花記錄下來。

有時,還馬上要跑出去找一塊路面,拿炭棍就勾畫起來。

樓梯、斷橋、斷路、深坑……

雞、鴨、蛇、老虎……

他一發而不可收,技巧越來越熟練,創意也越來越刺激。

有時,還各種組合增加效果。

而且,他還練就了「絕活」,將自己變成人體圓規,還一畫一個準。

他和媳婦兒琢磨着,短視頻是個風口,如果他來畫,媳婦兒來拍,會不會有不錯的流量呢。

2020年12月,他在某短視頻平台上發出了第一條視頻。

只見他手拿炭棒,蹲下去,「滴溜」轉上一圈,身下就是一個圓,柱子、台階、平台……一個旋轉樓梯被勾勒出來。

然後塗陰影、加高光……

於是,路上憑空立起一個樓梯。

畫完後,他在台階、平台,柱子間來回跳躍、找平衡,一不小心就差點掉下來,讓人不由得替他捏着一把汗。

這個視頻一下子漲粉幾千。

這完全超出張世先的預料。

網友紛紛誇獎太逼真了。

到第二個視頻發佈出來,賬號蹭蹭漲粉到1萬了。

這讓張世先看到了希望。

在新領域發光

後來的作品裏,張世先畫斷橋、水池、五花肉、美女、蛇……顏色也從以前的黑白灰,加進了紅黃藍等。

馬路上盤着一大蟒蛇;出院門赫然發現一個深坑,坑裡還有條大鱷魚;房子里突然地陷了……

他腦洞大開,不斷地探索,畫功越來越強。

他的3D畫有多逼真?

畫蛇曾引得真蛇過來,畫的斷路嚇得車繞道,畫的斷橋嚇得狗和鴨子掉頭往回跑。

視頻里的那條狗,可被他整慘了。

一次次被嚇,後來看到他,就躲得遠遠的。

但張世先坑得最慘的,還是自己的媳婦兒。

媳婦兒出卧室,看到腳下赫然顯出「地獄」,嚇得抱着柱子不敢撒手;

在沙發上睡醒,要下地,轉身看見地上一條對着自己點頭的大蛇;

在廚房做個飯,腳下是「萬丈深淵」,頓時感受到「水深火熱」。

這心臟要是不強大,難保不嚇出個好歹。

哎,人家的媳婦兒都是來「寵」的,張世先的媳婦兒是用來「嚇」的。

當然,兩人感情好,媳婦兒無條件支持,這才讓他如此膽大妄為。

(張世先參加央視節目)

其實,小夫妻倆的恩愛,在央視節目《鄉約》中,大家已經見到了。

媳婦兒看着他,眼裡都是星星,聽他講倆人的過往,臉上是掩不住的幸福;

媳婦兒也誇他會幹家務,知道心疼自己;

老公在主持人的攛掇下,貼心地現場幫媳婦兒按摩。

小夫妻的幸福,溢出屏幕。

我們也知道了,張世先一路走來,離不開家人的支持。

走南闖北時,媳婦兒一直跟隨、支持;

回村拍視頻,拍攝由媳婦兒負責。

因為角度很有講究,稍有偏離,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為此,媳婦兒沒少下功夫;

畫完後,她還要配合表演,來襯托畫有多立體。

可以說,每一個作品的完成,媳婦兒都功不可沒。

比起坑媳婦,這個上門女婿,一點兒也沒少坑丈母娘。

大坑、鱷魚啥的,都給丈母娘招呼了一圈。

丈母娘又氣又急,「沒事,畫這些亂七八糟的幹嘛?」

為此,張世先沒少被丈母娘追着打。

路上時不時冒出的大坑和路障,也讓路過的村民被嚇得不輕,有急剎車的,有戰戰兢兢溜邊兒走的。

網友還因此批評張世先,弄出交通事故,他可要負責。

張世先虛心接受。

後來的視頻,張世先在最後都會將路面清洗乾淨。

看着一盆水下去,作品無影無蹤,網友心裏又有點不舍了,轉過來又為他想怎麼能兩全其美,也真是操碎了心。

(張世先畫的3D畫)

隨着張世先的畫被更多人知道,有網友到村裡參觀打卡,往日冷清的村子竟也熱鬧了起來。

連附近的村民也都知道,村子裏有個會畫畫的「能」人。

張世先的畫也成了村裡孩子們的「玩具」。

村民們也一改之前的態度,看到拿着畫具出門的張世先,會問他「今天要畫啥啊?」。

張世先和他的畫,漸漸得到了村民和網友的認可。

月亮和六便士,可以兼得

如果說,科班出身的,將3D畫畫到以假亂真的水平,沒什麼稀奇。

但是,張世先是自學成才。

張世先曾說,對畫畫,是興趣,更是熱愛。

熱愛,就有了動力。

有動力,就會不斷學習精進,功到自然成。

結果不會差。

一年多下來,張世先全網粉絲漲到800萬,他是這一領域粉絲最多的博主,能年賺100萬元以上。

而且,他的作品還火到了國外。

2021年10月,有粉絲髮私信給張世先,說有網友將他的作品上傳到了TikTok上,只2個月,3個作品的播放量就達3億。

而且,那個網友的賬號,還因為這3個作品漲粉了50萬。

「藝術家!比起富人,我更羨慕那些會畫畫的藝術家……這可不是人人都擁有的天賦。」

「真的很棒,我是搞藝術的,我很欣賞你的作品。」

他謙虛地說,外國網友說話誇張,自己只是一個會畫畫的手藝人。

張世先還用翻譯軟件,翻譯TikTok里不同語種的評論,從中,他獲得了被認可的快樂。

(張世先和他創作的3D畫)

除了每天的例行畫畫,他還做手工。

張世先自曝現在的收入也很不錯。

僅靠短視頻播放量,每個月就有兩三萬的收入。

而且,還有廠商請他做廣告。

相比從前,收入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有些廣告雖然報酬優厚,他們拒絕了。

但當福建省有部門找到他,想讓他畫幾張關於「福文化」的畫,他欣然答應。

他的「福佑中華」、「福星高照」等,全網播放量超過80萬。

省運會召開之際,有部門找到他,想讓他畫些踢足球打羽毛球等題材,他完成了,還沒要任何報酬。

他說,能做這些,他很激動,也感到榮幸。

有多少人曾在「月亮」和「六便士」之間糾結?

一邊是夢想和崇高,一邊是物質和現實,一個要仰頭望,一個要低頭撿,似乎有道天然屏障,讓人逾越不了。

但今天,憑藉互聯網和短視頻的東風,張世先解開了這道難題

有人說,他是站在了風口上。

但即使風口不再,有熱愛在心裏,有手藝傍身,相信他也能將日子過得風生水起。

90後追夢人的執着

一場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足跡,許多人,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在疫情中,選擇依然向夢想奔跑的,還有千里之外的尚勤傑。

尚勤傑,1992年出生,家在河南新鄉輝縣農村

尚勤傑的經歷,也稱得上是一段佳話。

尚勤傑的村子相對落後,最早闖入他記憶的,是村子裏的土路,還有下雨後路上的泥濘。

他從小也愛畫畫,夢想着村子能變漂亮。

(尚勤傑和他的牆繪)

長大後,他順利考入開封大學,專業是喜愛的藝術設計。

在校期間,他就跟着老師去農村搞牆體彩繪項目。

當時農村的牆體彩繪多是祥瑞文化,或是宣傳畫等,尚勤傑突然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為啥不畫些年輕人喜歡的國潮畫,或者時尚一些的動漫畫?

老師答覆說,「農村牆繪必須符合實際情況,動漫這類東西,村民們顯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他卻不認同,要將動漫搬進村子的想法,從此在他心裏生了根。

畢業後,他的路走得並不順。

他考過編,並且分數還過了關,但因為體檢不合格,還是被刷下了。

他到北京的藝考班做過助教,看到有的學生為考試而考試,他說,畫畫要追隨內心。

他被機構領導批評,說這有背學校理念。

再加上,太多的事務性工作,使他沒有時間去畫自己的作品。

於是,他辭職了。

後來,他開了一間小工作室,碾轉上海、鄭州等大城市作畫,收入很不錯,少的每天掙五六百元,多的可以達到近千元,平均月薪能拿到3萬。

做自己喜歡的事,還收入優渥,最關鍵是能「隨心而動」。

他很滿意這樣的狀態。

但隨後的疫情,改變了這些。

疫情期間,他被耽擱在老家一位好友的村子裏,小屯村。

那時,老家各村抗疫正嚴,「待在家裡就是最好的抗疫」,村與村之間道路封閉了。

他沒能回家,只能暫時住在了好友家。

閑談之餘,朋友問他能不能幫自己的村子做牆體彩繪,改變一下村子的面貌。

尚勤傑答應了。

一言九鼎,他開始了對小屯村的外牆美化。

這一畫,就畫過了春夏秋冬。

造福家鄉,夢想成真

室外作業的艱苦,搞牆繪的畫師都深有感觸。

冬季,顏料要一點點化開,人也凍得一層層棉衣疊着穿;

夏季,烈日炎炎,臉上、身上曬得爆皮;

原本帥氣的小伙兒,幾天曬下來,就黑了幾個度。

颳風下雨天,不光開不了工,畫好的畫也會受損,得列入修補行列。

畫這些牆繪,尚勤傑拿到的報酬只是之前的幾分之一。

但是,一想到做的事能讓家鄉變美,尚勤傑覺得怎麼樣都值了。

(尚勤傑和他的牆繪)

一度,父母和村子裏的人都覺得他「瘋」了。

但當他用手中的畫筆,將龍、鳳、麒麟等寓意祥瑞的畫,一點點呈現在大家面前時,他們都接受了這個男孩的「瘋」。

原來,他可以將村子變得這樣美。

他也畫了《千與千尋》、《龍貓》等經典動漫角色。

幾十幅畫畫下來,村子被點亮了。

一支筆將花花草草、美女帥哥和各種動物搬到了村子裏,大家稱他是「神筆馬良」。

2020年10月,尚勤傑看了沈騰主演的《我和我的家鄉》,激動得難以入眠。

主人公做的事,不就是自己正在做的嗎?

他將自己的作品發到了網上,文案就叫「我和我的家鄉」。

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私信他,問他要村子的地址,說要來拍照打卡。

因為私信太多,他統一回復,將村子地址發到了網上。

(遊客打卡小屯村)

這下,人們三五成群結伴過來打卡,往日冷清的村子像過節一樣熱鬧。

村裡的老人家也忙着開便利店、賣家鄉土特產。

有的村民,半個月收入2萬多元。

村子裏更是整修了道路,還策划了特色活動,五一期間,僅門票就收入幾萬塊。

一支筆改變了全村的面貌,讓家鄉變美,尚勤傑從來沒有過這樣強烈的成就感。

2021年5月的一天,他看到了一條信息。

原來,外交部華春瑩在推特上誇獎他:

一個中國塗鴉藝術家到河南家鄉,將普通的鄉村變成了童話世界。

之後,各種讚譽接踵而來。

他成為了作文里的素材;

他的母校也以他為傲,他的成績被作為範例講給了學弟學妹們。

他還接到了一個又一個村子的邀請。

他收拾行囊,信心滿滿地奔向下一個村子。

堅持夢想的尚勤傑,終於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實現夢想的同時,也傳遞出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結語

無論是張世先,還是尚勤傑,都是年輕人中普通的一員,但又都有不凡之處,他們讓人感受到夢想的力量。

張世先自小愛上了畫畫,夢想着一輩子與畫畫結緣。

他走了一條坎坷的路,但一直在堅持,在堅持的路上還發現了彩蛋,堅持夢想,讓他的人生煥發出光彩。

尚勤傑從小喜歡畫畫,夢想有朝一日用自己的雙手讓家鄉變美。

他的職業之路並不順暢,但因為心中有夢想,即使在疫情期間,他仍然抓住機會去圓夢。

他放棄了外面的高薪,在家鄉潛心作畫1年多,終於讓家鄉變美。

他們都是勇於追夢的人。

兩人的故事,告訴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

發現自己的興趣,給自己一個夢想。

也許,你會走彎路,會被現實摔打,但堅持下去,總會找到一種實現夢想的方式。

希望你我都有夢想,並在追夢路上,不輕言放棄。

那麼,一定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作者:朱小鹿&樂樂


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