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 - 新課標必背古詩 | 生不能興國,死亦要思國

陸遊其人

在中國文學史上,陸遊被稱為「南宋最偉大的詩人」,然而這樣的讚譽並不算誇張。

受其父親影響,陸遊一生以光復中原為己任,並為之努力,但他也因這個原因而在南宋政壇上顯得「不合時宜」。

當時朝堂之上,主和派大權獨攬,極力打壓陸遊等主戰派,甚至有個主戰派跳反背刺20多個主戰派同僚後,最後竟能官至諫議大夫。

陸遊的第一波希望

直到宋孝宗趙眘當政期,主戰派的態勢才略有好轉。

(為岳飛平反)趙眘立志收復失地,勵精圖治,積極備戰。也正是在這段時間,陸遊入了孝宗的眼,並為之獻策。

隆興元年(1163),張浚正式受命北伐,初期戰爭態勢很好,軍隊收復了靈璧、虹縣,但緊接着就發生了李、邵二位將領不合之事,最終導致北伐功虧一簣。

這一敗,使得主戰派勢力再次被壓下去,陸遊也被貶謫出都城。

陸遊的第二波希望

直到乾道七年(1171),王炎宣撫川、陝,駐軍南鄭,處在抗金2前線,而王炎也是個旗幟鮮明的主戰派。

王炎邀請陸遊到他的幕府,陸遊在愛國之心的驅使下,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並向其獻上了《平戎策》,二人厲兵秣馬,待時而動。

誰知朝廷突如其來的一紙調令讓他們的努力歸零。

這是陸遊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親臨抗金前線、力圖實現愛國之志的軍事實踐,這段生活雖只有八個月,卻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

陸遊的最後一波希望

或許是上天都在憐憫陸遊的悲慘遭遇,命運在陸遊77歲,也就是嘉泰二年(1202年),又給了他一個選擇,一次機會。

這一年,朝廷詔令陸遊修國史,在此期間,韓侂胄表現出了極大的北伐慾望。韓侂胄因為前幾年廢了宋孝宗之子宋光宗,改立光宗之子宋寧宗,憑藉著廢帝擁立之功權傾朝野,但同時也聲名狼藉。

是保全名聲不與韓侂胄有交集,還是為了北伐夢放棄自己的清名?對陸遊而言,答案有且只有一個。因此陸遊對於韓侂胄的北伐事宜大力讚揚和支持,給予種種合作,並應韓侂胄之請,為其作記題詩,勉勵韓侂胄抗擊外侮,為國立功。

開禧二年(1206年),韓侂胄請寧宗下詔,出兵北伐,陸遊聞訊,欣喜若狂。但這次北伐,也因為韓侂胄用人失察,致使大敗。第二年,史彌遠政變誅殺韓侂胄,向金國求和。

到此為止,陸遊深知自己有生之年絕無可能再看到宋軍北伐了,在瀕死之際,留下了流傳千年的名作。

古古識字

示兒

【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